本 期 導 讀
① 成長魔咒
② 紅過就開始狂?
姐妹們,大家好哇~
童星出道的演員總像是背負著一道“成長魔咒”。
小時候的他們被全民寵愛,長大后卻頻頻被質疑“長殘”“不紅”“不行了”。張一山,就是最新一個被這道魔咒困住的名字。
從《家有兒女》的國民兒子,到《余罪》里爆發力十足的臥底警察,張一山的起點不可謂不高。
他曾被譽為“演技派未來之星”,是那批90后小生中最被看好的一個。
然而,年僅32歲的他,卻已經鮮少出現在大眾視野,作品寥寥,風評日益滑坡。
細看他的這幾年,竟與“前車之鑒”文章的軌跡驚人相似:情感爭議、性格爭議、演技爭議——娛樂圈的三大雷區,他無一幸免。
當年文章因為“周一見”事件跌落神壇,讓無數觀眾大夢初醒:原來熒幕上那個深情男主,現實中竟如此不堪。
而張一山也在感情領域多次“翻車”,一點點損耗著原本積攢下的人氣。
他和白雪的緋聞、與林鵬的姐弟戀,雖都未公開承認,但始終話題不斷。
真正令網友“心碎”的是他和宋妍霏那段三年戀情。
一個是青春女神,一個是童年男神,看似天作之合,卻最終以狗仔拍到他與陌生女子同回酒店、宋妍霏秒發“今日分手”收場——實在難言體面。
更雪上加霜的是,媒體還拍到他醉酒狀態下與男性友人親昵互動,引發熱議。
雖然事后澄清為“朋友之間的打鬧”,但對于一個處于公眾放大鏡下的男演員而言,這樣的畫面難免影響形象。
感情上若總是“說不清”,時間一長,觀眾就會選擇“看不見”。
童星出身最大的難題,不只是擺脫角色標簽,更是如何走出“我是天選之子”的幻覺。
張一山在《余罪》之后一度備受贊譽,資源不斷,口碑飆升。然而很快,他就開始顯露出“少年得志”的浮躁狀態。
抽煙、當街不雅行為、違章駕駛等新聞頻出,“北京小爺”的不羈人設逐漸變味成“情緒不穩”“耍大牌”。
這樣的走向,令人想起文章當年不可一世的氣焰。
那時候的他紅得發紫,卻因為在片場對工作人員態度惡劣、要求奇葩,被行業和觀眾雙重反感。
張一山如今的狀態,不免讓人擔憂:是不是也陷入了“紅過就開始狂”的怪圈?
畢竟,演技可以磨,資源可以爭,但人品一旦出問題,口碑就很難再拾回來。
張一山最讓人惋惜的,是他的“演技神話”正逐步破滅。
2016年的《余罪》,讓他一戰封神;可2020年的新版《鹿鼎記》,卻狠狠把他拉下神壇。
他將韋小寶演得浮夸用力、表情夸張,完全喪失了角色的靈魂,被觀眾吐槽“像猴子上身”,豆瓣評分跌破3分,成為演藝生涯的滑鐵盧。
之后的幾部劇,《局中人》《曾少年》同樣表現平平,表演缺乏層次,觀眾難以共情。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實力派演員”,逐漸成了“演技油膩男”的代名詞。
問題在于,張一山沒有意識到觀眾的審美已在升級。
他依舊選擇“用力演”來展現“敬業”,卻忽略了真正高明的表演,靠的是細膩、克制與內心張力。
他的同齡人如吳磊、張新成,早已開始走“以靜制動”的路線,靠角色贏得尊重,而他卻還在“我很拼”中原地打轉。
張一山并非沒有天賦,也并非沒有機會。他曾為了角色減重二十斤、拒絕替身拍打戲,這些努力都是真實存在的。
但現實是,觀眾更在意你如何成長,而不是你是否曾努力。
如今的張一山,有點像那個還沒“長大”的劉星——想要掙脫舊殼,卻始終找不到新方向。
他一邊不想被定義為童星,一邊又未能建立屬于成年演員的獨特風格,夾縫中搖擺,令人嘆息。
不過,他還有時間。2025年,他將與譚卓合作新劇《云雀叫天錄》,這是他能否逆風翻盤的一次重要機會。
希望這一次,他能真正沉下心來,用角色說話,而不是靠話題維持熱度。
她怎么這樣了?
他怎么這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