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樓下王哥的修鞋攤關了,他說現在年輕人穿運動鞋都不補了;對面張姐的早餐鋪也貼了轉讓,說是利潤還不夠交房租。
40歲這道坎兒太硬了,前兩年還能靠經驗混口飯吃,現在企業招人直接卡35歲,外賣員都開始招大學生了。
上周老同學聚會,十個人里有七個在跑滴滴,三個在送外賣,酒過三巡都紅著眼圈說:"要是知道現在這么難,當年打死也不辭職。"
可就在這個大家都在喊"賺錢比吃屎還難"的時候,我表弟在夜市擺了個爆肚攤。
上周去他攤位幫忙,晚上七點到十點三個小時,眼看著他切了23斤毛肚,調料桶見了三次底,到賬提示響得像放炮仗。
最絕的是,旁邊賣烤冷面的大姐偷偷跟我說:"這小子每天少說賺800,比我們這些干半年的都強。"
一、爆肚。
別看爆肚是街邊小吃,這里頭藏著大生意。
首先成本透明得像玻璃,毛肚進價18-22塊/斤,一盆調料成本不到5塊,賣15-25元/份,毛利率60%起步。
其次現金流好得嚇人,當天賣當天見錢,不用壓貨款不用等賬期。
最關鍵的是操作簡單,40歲的人學三天就能出師,比開滴滴省腰,比送外賣少受氣。
現在年輕人吃夜宵就圖三件事:熱鬧、過癮、有面子。
爆肚剛好全占——銅鍋咕嘟咕嘟冒著熱氣,紅油辣椒往上一澆,咔嚓一聲掰開燒餅夾進去,往塑料凳上一坐,這排面不比奶茶店差。
更妙的是它沒有淡季,夏天配冰啤酒,冬天裹大衣吃,下雨天還有專門打車來吃的老主顧。
二、具體操作步驟。
1、選址黃金法則。
別迷信人流量,要看"饑餓密度"。醫院后門、大學城后街、城中村路口這些地方,白天人流量可能不如商圈,但晚上九點后全是餓得前胸貼后背的。
我表弟現在固定在三個工地交界處,晚上七點出攤,十點收攤,光是包工頭帶著工人來吃,每晚就能賣150份。
2、設備清單。
手推車(帶玻璃展示柜)2800元。
銅鍋(直徑40cm)120元。
卡式爐(帶防風罩)85元。
塑料方桌8張+馬扎32個 480元。
不銹鋼調料桶(帶漏勺)65元。
電子秤(精確到克)45元。
總投入不超過5000塊,比開奶茶店便宜十倍。
3、食材處理秘訣。
毛肚要選水發度好的,別圖便宜買堿發的。回來先泡冰水半小時,用面粉搓洗三遍去黏液。切的時候要斜刀45度,片成0.5厘米厚的月牙片,這樣煮出來脆嫩不塞牙。
重點來了:煮毛肚的水要加姜片、料酒、白醋,水開下鍋15秒立刻撈起過冰水,這個時間差1秒口感天差地別。
4、調料配方。
基礎版(適合北方):
芝麻醬3大勺+韭菜花1勺+醬豆腐1勺+辣椒油2勺+蒜水2勺+香菜末1把。
升級版(適合南方):
花生醬2勺+香辣醬1.5勺+藤椒油半勺+糖半勺+榨菜碎1勺+蔥花1把。
關鍵是要用現炸的辣椒油,菜籽油燒到220度關火,等降到180度時放洋蔥絲、八角、香葉,150度放辣椒面,這樣炸出來的油香而不糊。
5、定價策略。
小份15元(毛肚100g+燒餅1個)
大份25元(毛肚200g+燒餅2個)
加量裝35元(毛肚300g+燒餅3個+鹵蛋1個)
別嫌麻煩,三種規格能覆蓋不同消費能力,特別是加量裝,工地老板經常一次買五份請工人。
三、避坑指南。
食材損耗控制:每天進貨量=預估銷量×1.2,毛肚泡冰水能保鮮6小時,但超過8小時會變硬,寧可少賣不能剩。
應對城管:準備兩個折疊箱,看見風吹草動30秒內能收攤,跟附近商鋪搞好關系,關鍵時刻能借廁所藏東西。
季節調整:夏天加酸梅湯(3元/杯),冬天煮姜絲可樂(5元/杯),成本不到1塊,利潤翻三倍。
鎖客絕招:加好友送鹵蛋,現在表弟有700個老顧客,每周三發定位做"爆肚日",當天買大份送小份。
很多人看不起小吃生意,覺得丟面子,可40歲的人要面子還是要里子?
更關鍵的是,這個生意能積累資源——現在他跟三個毛肚供應商、兩個燒餅作坊都成了固定合作,明年準備在夜市租個5平米檔口,轉型做連鎖加盟。
40歲不是終點,是重新出發的起點。
爆肚攤雖小,但能讓你每天看到真金白銀進賬,能讓你在寒風中挺直腰板收錢,能讓你在老同學面前說"我現在干餐飲"。
記住:這個時代,能讓你睡踏實覺的不是鐵飯碗,而是自己掌握的生存技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