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泳協官宣奧運女子10臺冠軍全紅嬋因傷缺席世錦賽,此前在5月的全國跳水冠軍賽中,全紅嬋就曾因腳腕舊傷復發選擇退賽,如今仍在積極康復治療中,力求早日克服傷病困擾,全紅嬋的暫別賽場,無疑讓眾多關注她的粉絲們感到揪心。
與此同時,掛靠在某平臺的“全爸農產品”網店因銷售變質荔枝引發的投訴事件,將奧運冠軍全紅嬋的父親全文茂推上風口浪尖,事件源于有消費者反映,該網店的荔枝經5天運輸后嚴重腐爛,買家雖獲退款,但商家明顯有以次充好的嫌疑,客服頭像使用全文茂照片更讓公眾將矛頭指向其本人,據曝料人透露,該款商品已因多起投訴下架,涉事網店將面臨平臺重罰,很有可能因違規導致未來無法再直播帶貨。
這家網店是否與全紅嬋父親全文茂有關聯?細節很快得以披露,涉事賬號粉絲僅3.5萬且無 “湛江市農產品推薦官” 認證,與全文茂本人百萬粉絲的認證賬號 “全文茂” 差異顯著,更關鍵的是,全文茂早已停止荔枝銷售,由此可斷定 “全爸農產品” 系冒用其名義的侵權賬號。
從商業倫理角度分析,這起事件本質是全紅嬋“名人效應”被濫用的典型案例,“全爸農產品” 利用公眾對奧運冠軍家人的天然信任,通過盜用頭像、仿冒品牌名等方式引流,本質上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侵害,此類 “搭便車” 行為在體育明星家屬群體中并非個例,此前多位運動員家人也曾遭遇類似侵權,反映出網絡時代個人形象商業化過程中的監管漏洞。
涉事賬號的行為已構成明顯侵權,未經許可使用他人肖像、姓名進行商業活動,需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等責任。消費者愿意為信任買單,希望通過支持運動員家人間接表達對體育精神的認同,當期待落空時,失望情緒容易轉化為對關聯人物的質疑,這種矛盾心理提醒大家,明星家屬應更謹慎地管理個人形象,同時公眾也需保持理性,避免將商業行為與親情捆綁過度解讀。
值得欣慰的是,事件中全紅嬋粉絲展現出的辨別力令人稱道,他們通過對比賬號粉絲量、認證信息等細節,客觀區分了侵權賬號與本人賬號,這種理性態度為網絡輿論樹立了良好范例。相比之下,平臺方的監管責任更需強化,若能在賬號審核階段嚴格核實身份信息,或許能從源頭避免此類糾紛。
面臨處罰,全紅嬋爸爸遭遇大麻煩,或無緣帶貨?經相關部門核實確認,這家網店是仿冒全紅嬋父親的形象,雖與全文茂本人并無關聯,但全爸爸也不該犯錯,應及時對外發聲,澄清事實真相,避免消費者被誤導,并及時通過法律途徑追究侵權者責任,才能維護自身權益,更能保護全紅嬋一貫以來的良好形象,而不是一直沉默,任由事件發酵。對于消費者來說,面對明星關聯商品,保持適度理性,才能避免成為不良商家的 “收割對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