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14點30分,似溪向海游突擊隊于中山街道文東社區文化室舉行破冰會。隨后全體隊員以湛江市赤坎區博物館為起點,在志愿者梁竣杰的帶領下,走訪老街,了解廣州灣的歷史。
(似溪向海游大合照 劉子淇攝)
破冰會上,隊長羅丞希對隊員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并與隊員們共同回顧隊伍往年情況與所取得的成績,以此激勵隊員們認真對待本次社會實踐,全體隊員備受鼓舞。接著,隊長羅丞希指出本次社會實踐的主題為“星火燎原赤坎文旅 匠心共筑灣史新篇”,并介紹隊伍由社區服務組、調研組、新宣組組成。社區服務組下設支教組4人、文創組3人,共7人;調研組共5人;新宣組下設攝影組3人、新聞組4人。
此次社會實踐的支教課程,隊伍將開設趣味詩詞教學、愛國主義教育以及傳統文化等特色課程。
首先,隊長羅丞希在會議上著重強調隊員們的安全問題。她指出,隊員應報備過敏原以及慢性疾病病史,以便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保障個人健康安全。此外,隊長羅丞希還強調應對臺風天和酷暑天氣的措施,囑咐隊員注意日常防曬放臺風。通勤過程中,步行人員需結伴同行,騎行人員小心駕駛,注意來往車輛,打車人員報備車牌號等,以保障自身人身安全。隊長羅丞希表示,保障每一位隊員安全是最重要的原則。
(隊長羅丞希強調安全問題 唐卓攝)
隨后,隊伍來到湛江市赤坎區博物館,并有幸邀請到志愿者梁竣杰作為此次走訪老街的講解員。在赤坎早期商埠的沙盤前,志愿者梁竣杰以“赤坎埠是如何形成的”為話題,為隊員們緩緩鋪開老街變遷的歷史畫卷。志愿者梁竣杰提到,早期赤坎商埠的形成,離不開潮州、廣州、雷陽、閩浙、高州五大會館的共同建設,它們為各地商人提供庇護,促進商業發展,并最終形成廣州灣商會。
(梁竣杰以沙盤為媒介講解赤坎古商埠變遷 劉子淇攝)
接著,隊員們參觀五號、六號碼頭,了解到碼頭建筑設計的各種巧妙作用,六號碼頭前的石碑記錄的內容,也是當時各商號共同建設商埠的證明。
(梁竣杰介紹石碑的淵源 劉子淇攝)
緊接著,隊伍參觀楊益三故居以及靜園,聽完志愿者梁竣杰介紹有關赤坎的紅色革命故事后,隊員們看著面前的歷史遺址,切身體會到那段艱苦的紅色歲月,深知今日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更加敬佩楊益三等偉大革命英雄。
(方圓介紹家鄉嵌瓷 劉子淇攝)
然后,隊伍一路參觀赤坎老街的歷史建筑,感受當時赤坎埠商業的繁榮。南華大酒店,是昔日商業群英薈萃之地,因其酷似火車頭的外觀,時人稱其為“火車屋”。此外還有“飛機屋”“龍船屋”等獨具外形特色的建筑。在許愛周主導的填海造地工程完成后,更為規劃的“三民”街區形成,商業發展區域更加寬闊,商業發展更加繁榮,現存的中國國貨公司,普濟藥房等遺址,都見證那段歷史的變遷。
(梁竣杰講述老建筑背后的歷史故事 劉子淇攝)
最后,隊伍來到廣州灣商會會址前,共同回顧赤坎埠的一路發展,站在現如今川流不息的老街路口,今昔廣州灣商會的建筑仿佛跨越時空重疊。今日的旅程,讓似溪向海游突擊隊全體隊員更加堅定,繼續為老街發展做出這一時代貢獻信念。
文字 | 方圓
圖片 | 唐卓 劉子淇
編輯 | 方圓
初審 | 馮陳艷
終審 | 羅丞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