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北約唯唯諾諾不敢親自下場,俄羅斯這邊陣營是越來越果斷,現在克里姆林宮正計劃用“人道主義援助”的方式,秘密部署老撾的50名工兵,執行庫爾斯克地區地雷的任務,雖然這項行動是用“人道主義”的名義,但這是普京試探北約底線的一種方式,因為朝鮮兵就是這么一步步參戰的。
根據俄羅斯安全會議秘書謝爾蓋·紹伊古的公開聲明,朝鮮也準備派1000名排雷人員和5000名建筑工人,支援庫爾斯克的戰后恢復工作,說白了老撾也是像韓國學習,在俄烏戰爭中,朝鮮和韓國是獲利最大的國家之一,前者從俄羅斯這里學到各種先進技術,后者瘋狂賣給歐盟武器,特別是波蘭,兩個國家賺的盆滿鍋滿。
可老撾是一個經濟很依賴援助的國家,在軍事和人道援助方向選擇向俄羅斯示好,就是得到更多的軍事和經濟支持,普京希望拉攏越來越多的國家,組建一個俄羅斯陣營,跟北約或歐盟來一場正面交鋒,但雙方正面交鋒的時間,取決于烏克蘭能堅持多久。
根據烏克蘭空軍最新報告,俄羅斯一夜之間發射322架無人機,有157架無人機被成功擊落,135架因電子干擾喪失,大概有30架無人機命中指定目標,但同樣是戰斗民族的烏克蘭,豈能任由俄羅斯轟炸卻不反擊呢?烏軍當天襲擊俄羅斯的鮑里索格列布斯克空軍基地,這里有Su-34、Su-35S和Su-30SM戰斗機,現在俄烏雙方處于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就看誰能先耗過誰了。
現在烏克蘭總司令西爾斯基發出警告,俄羅斯可能會在哈爾科夫地區發動新的進攻,其實從今年夏天以來,俄軍開始加大對烏克蘭的防線壓力,特別是在前線幾個關鍵地區,俄軍不斷投入人員補給和彈藥,希望慢慢突破烏軍的防御,隨著戰線的拉長,俄軍在北部的蘇梅地區取得小規模的突破。
從戰略角度來看,俄羅斯正在加大對烏克蘭北部地區的襲擊力度,消耗烏克蘭的防空資源和精銳部隊,之后加強空中襲擊的頻率和精確度,用無人機、巡航導彈等多種形式,逼迫烏克蘭陷入更困難的境地,這種持續攻擊讓烏克蘭在反擊中,需要用更多的資源來保持戰斗力。
現在北約新任秘書長呂特發出警告:如果北約各成員國不能在未來數年內加強集體防御能力,俄羅斯有可能在五到七年內,直接把矛頭指向愛沙尼亞,這是呂特在回應《紐約客》發布的一篇深度調查報道時的表態,因為那篇報道暴露出愛沙尼亞嚴重的短板,幾乎沒有獨立的海軍實力,空中戰力也不能獨當一面。
盡管如此,呂特也強調北約的承諾并未動搖,一旦俄羅斯膽敢對愛沙尼亞動武,那將立即觸發北約第五條集體防御條款,將面對的不僅是愛沙尼亞,而是整個北約,在這里還重點強調了美國,認為這是普京目前尚未采取激進行動的原因,可如果不利用烏克蘭消耗俄羅斯的同時,補強自己的實力,很有可能在未來5到7年內面臨最終決戰。
在更大的戰略棋盤上,波羅的海早已成為俄軍重點圍繞的地緣戰略節點,從卡里寧格勒飛地部署的“伊斯坎德爾”導彈,到俄羅斯不斷擴大的西部戰區軍事演習,再到白俄羅斯境內的聯合戰備部署,整個東翼都處在一觸即發的狀況,呂特提出的“五到七年窗口期”不是危言聳聽,要在防空系統、重型裝甲兵力、后勤補給、彈藥產能、空中實力上盡快補齊,這些都不能再被推遲或拖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