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王毅外長近日訪問歐洲,在布魯塞爾會見歐盟三大高官,正值中歐建交50周年關鍵節點。
貿易(資料圖)
王毅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會面,并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舉行第十三輪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他強調,今年中歐建交50周年意義重大,雙方應總結經驗,規劃未來合作前景。王毅指出,中歐關系定位是伙伴而非對手,合作是主基調。中歐作為全球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應堅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維護國際規則秩序,做世界的“穩定之錨”。中國外交秉持和平、包容、合作理念,中國的發展是和平力量的增長,不會對歐洲構成威脅。歐方表示致力于發展穩定、建設性的歐中關系以及互利互惠的經貿合作,愿相互尊重、超越分歧,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馮德萊恩還承諾歐方將繼續奉行一個中國原則,為中歐關系穩定發展奠定政治基礎。
當前,中歐在一些議題上存在分歧,如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關稅、中國強化管控稀土出口等。但中方強調,中歐不存在根本利害沖突,不應因差異就視為對手,出現分歧就尋求對抗。雙方應在伙伴關系框架下,通過溝通妥善處理分歧,共同維護戰后國際秩序,為世界提供確定性。
貿易(資料圖)
當地時間7月3日,王毅同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在柏林舉行第八輪中德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王毅表示,今年中歐建交50周年,中德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也開啟新10年,中德關系對中歐關系和世界穩定發展意義重大。作為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中德應加強戰略溝通協作,以關系的穩定性為世界注入更多確定性。中方贊賞德國新政府在發展對華關系上的積極理性態度,希望德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支持中國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瓦德富爾表示,德方愿同中方成為可信賴、可預測的合作伙伴,雙方將繼續密切溝通協調,應對國際挑戰。
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因出版新書《自由:回憶1954-2021》重返公眾視野。書中,她強調與中國合作的重要性,明確反對與中國“脫鉤”,為中歐合作提供了理性聲音。此外,默克爾還就美國關稅問題對歐盟提出忠告,認為歐盟“不要慫”,應做好反擊準備。這一觀點體現出歐盟在面對外部壓力時,應保持戰略自主,而與中國合作是歐盟的明智選擇,有助于增強歐盟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應對外部挑戰。
貿易(資料圖)
在中歐關系發展過程中,中方明確劃下紅線。中國商務部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換取關稅減免,若出現這種情況,中方將堅決反制。這是對歐盟的提醒,屈從美國壓力排斥中國,代價將遠超關稅收益。同時,中方尤其警惕歐盟簽署類似美英“安全條款”的協議來打壓中國出口企業。在臺灣問題上,中方也強調這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歐盟應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不干涉中國內政,這是中歐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的前提。
如今中歐每日貿易額相當于建交初期全年貿易總量,雙方已結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面對全球性挑戰,如氣候變化、維護多邊貿易秩序等,中歐有著共同責任和廣泛共同利益,合作空間巨大。中歐應珍惜建交50年來的合作成果,以此次王毅外長訪歐為契機,加強溝通協調,籌備好新一次領導人會晤,為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注入新內涵,開辟中歐關系更加美好的未來,共同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