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生意人報》本周報道,俄羅斯長期存在的勞動力危機開始顯現緩解跡象,最新數據顯示薪資增長和招聘步伐放緩,尤其是在民用和建筑行業——俄羅斯科學院經濟預測研究所的一項調查顯示,多數雇主不再計劃實際提高薪資;而且通脹率約為10%,但過去兩年名義工資漲幅更高,約達12%,推動實際可支配收入顯著增加,進而帶動消費熱潮。
俄羅斯中央銀行(CBR)已采取行動為過熱的經濟降溫,其去年推出的非傳統非貨幣政策似乎正在起效。今年第一季度,俄羅斯經濟實際收縮,但GDP名義增長1.4%,全年增長預期約為2%,低于前兩年的4.3%。這一放緩如今似乎正影響勞動力市場。
俄羅斯科學院的調查得到了標普全球最新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的支持:6月所有指數均轉為負值,綜合PMI為48.5,遠低于50的榮枯線。此外,服務業PMI從5月的52.2降至49.2,跌破臨界點,為一年多來首次出現負值。
標普調查小組成員報告稱,私營部門就業人數下降,服務業企業員工數量降幅為2022年12月以來最大。盡管裁員速度較5月有所放緩且幅度較小,但標普全球指出,“企業表明員工減少是由于自愿離職者未被替換”。
俄失業率一直在下降
與此同時,標普表示隨著俄央行抑制通脹壓力的措施明顯開始見效,投入價格通脹顯著下降。然而,俄央行行長葉爾維娜·納比烏利娜7月3日稱,現在期待更多降息仍為時尚早,盡管為刺激增長而降息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在近期的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SPIEF)上,俄羅斯經濟領導人就該國是面臨衰退還是僅為經濟降溫展開辯論,目前仍無定論。
顯然,“軍事凱恩斯主義繁榮”已明顯終結,俄羅斯在2025年將面臨更嚴峻的一年。俄羅斯科學院發現,六分之一的企業預計未來12個月將縮減員工規模,這將沖擊收入并削弱消費熱潮的動力。該科學院稱,計劃擴大招聘的企業比例已降至202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據俄羅斯BMB銀行報道,俄羅斯工會聯合會的數據顯示,延遲支付薪資的情況也有所增加,建筑行業延遲支付率達五年來最高。盡管整體金額仍相對較小,但這一趨勢反映出雇主面臨的財務壓力日益增加。除償債成本上升外,許多企業還面臨優惠貸款計劃的逐步退出——這些計劃是納比烏利娜為減緩經濟增速而推出的工具之一,旨在緩沖制裁和戰時動蕩對經濟的沖擊。
“這并不一定意味著過去三年影響俄羅斯經濟的勞動力市場緊張狀況正在緩解——近一半企業仍擔憂缺乏合格員工,盡管這一比例較一個月前的60%有所下降,”俄羅斯BMB銀行分析師安德拉斯·托特-齊夫拉指出,“但這確實表明,由于民用部門持續承壓、鷹派貨幣政策以及經濟前景和財產權的不確定性,雇主正變得越來越謹慎。”
俄羅斯主要企業一直向納比烏利娜施壓要求降息,但她迄今拒絕行動,理由是實體經濟存在不確定性且地緣政治風險持續。
隸屬于政府的智囊團——宏觀經濟分析與短期預測中心(TsMAKP)的分析師警告稱,煤炭開采、石油煉制和建筑工程等行業可能出現金融不穩定。另一些人則警告稱,由于不良貸款(NPL)水平上升,可能引發銀行危機——6月不良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已從4%升至6.2%。納比烏利娜本周在對國家杜馬的評論中堅稱,近期不存在銀行危機,其他分析師也否認存在危機威脅,指出該行業仍在盈利且資本充足;6.2%的不良貸款率可能低估了銀行體系的壞賬水平,但仍處于相對溫和的水平。
顯然,納比烏利娜人為制造的經濟放緩已加大了經濟壓力,這是降低通脹的必要舉措,但俄央行似乎仍有信心管理好減速進程,并將對企業的陣痛降至最低。在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的經濟會議上,關于衰退可能性的辯論異常開放和熱烈,這表明經濟團隊正密切且務實地關注局勢,打算盡早遏制任何嚴重問題。俄羅斯財政部(MinFin)目前仍有儲備資金,可在必要時將銀行危機或大型國有企業違約扼殺在萌芽狀態。
托特-齊夫拉表示,“實體經濟狀況缺乏明確信號以及與戰爭相關的持續制約”使俄央行對放松貨幣政策持謹慎態度。但鑒于勞動力市場仍緊張且制裁持續拖累貿易和投資,經濟學家警告稱,過早降息可能引發俄羅斯經濟“硬著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