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電訊報》5日報道,該媒體看到的數據顯示,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爆發沖突后,伊朗導彈“曾直接擊中以色列5處軍事設施”。
不過,以方沒有公開襲擊有關消息。以色列國防軍對此回應稱,不會就以方軍事設施受損情況發表評論。
這就是美以某種程度上控制了輿論的霸權體現——伊朗挨炸一天內衛星圖像就出來了在網絡上隨處可見,以色列挨炸都半個多月了,衛星圖像還遮遮掩掩的,真能捂。
這次俄勒岡州立大學的學者們對著雷達數據反復校準,最終確認:在六月那場持續12天的以伊沖突里,伊朗的六枚導彈精準啃噬了以色列五個軍事據點,包括內瓦蒂姆這樣的核心空軍基地、情報中樞和后勤命脈。
可翻遍以色列官方戰報,這些傷痕被抹得干干凈凈。
以軍發言人面對英媒質詢時,只拋出一句“所有部隊保持職能連續性”的片兒湯話,死活不接茬。
以色列這蓋子捂得嚴嚴實實,里頭的算計可比導彈軌跡彎繞多了。打仗這事兒,七分靠實錘,三分靠吹牛,以色列絕對是此中老手。
想想看,真主黨武裝在北部邊境天天架著手機等直播呢,哈馬斯在加沙廢墟里扒拉情報呢,伊朗更是瞪大眼睛盯著衛星圖做沙盤推演——這時候要是承認自家防空網被戳了好幾個窟窿,那不是主動給敵人遞刀子,還是開過刃的?
內塔尼亞胡政府更頭疼的,是家里那鍋亂粥。
反對黨正舉著放大鏡找茬呢,選民要是聽見“咱家情報中心被炸了”,那不得直接炸鍋?
不如先糊弄過去,關起門來修跑道補雷達,對外咬死“勝利屬于以色列”,這劇本熟不熟?
更要命的是,這些年以色列可沒少吹“鐵穹”和“箭式”如何牛氣沖天,以色列防空神話這塊金字招牌,絕對不能砸在自己手里。
話說回來,伊朗人玩導彈這手也挺有門道,講究個點到為止的復仇藝術。
回顧過往,2024年4月那次襲擊就透著股詭異勁兒:九枚導彈扎扎實實命中了以色列兩大空軍基地,跑道炸成了麻花,軍機碎成了零件,可偏偏繞著油庫和彈藥庫走,你說巧不巧?
今年六月這波更明顯,六發導彈啃完軍事設施立馬收工,居民區?壓根不在人家瞄準鏡里晃悠。
德黑蘭那幫人精著呢。真要把特拉維夫炸成修羅場,美國航母戰斗群分分鐘就撲到波斯灣門口了。
現在這樣多好,既讓國內鷹派看了場解氣的“真人秀”,又給以色列留了個大臺階——你瞅瞅,我可沒往死里整,你也差不多得了。
停火后兩邊果然各唱各的凱歌:以色列吹噓“廢了伊朗核威脅”,伊朗宣布“逼得以色列認慫”。這雙贏的戲碼,導彈就是最硬核的道具。
可時代變了,雙方再想怎么捂蓋子,可架不住天上那幫眼睛太毒辣。戰場上的迷霧,正被科技一點點撕開裂縫。
俄勒岡那幫教授用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連彈坑翻出來的土方量都能給你算得門兒清。
2024年4月伊朗襲擊后,商業衛星照片就把拉蒙空軍基地跑道上那幾道大口子拍得清清楚楚,逼得以軍只能放煙霧彈硬說“視頻造假”。
現在更是瞞不住了——那些開源情報組織舉著10米分辨率的衛星影像滿世界發推:快看!以軍機庫旁邊那個大坑,還新鮮熱乎著呢!
現代戰爭早變成玻璃魚缸里的斗毆了。哈馬斯土作坊造的火箭彈還在天上飛著呢,tiktok上的直播點贊都破十萬了。以色列還想搞老一套的信息封鎖?肯定沒過去那么容易了。
以伊現在表面停火協議簽了,可中東這個大火藥桶的引線,還在嘶嘶地冒著火星子,暗地里較勁比明面上更狠。
目前雙方正處于中場休息補血條階段,兩邊都在悶頭升級和補充家伙什。伊朗把壓箱底的高超音速導彈藏進沙漠深處,以色列那邊玩命給“箭-4”系統打補丁補庫存。下回要是再動起手來,恐怕連“部分攔截”這塊最后的遮羞布,都未必掛得住了。
戰爭的真實成本,總在硝煙散盡后才開始一筆筆償還,而衛星的眼睛和歷史的筆,終究比任何漂亮的戰報都更接近那點真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