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4月13日在根河市民政局注冊成立掌上根河公益協會,2022年改名為根河市志愿者協會,到今天2025年6月30日,不知不覺我們已經相伴走過了8年了。
這8年來,我們組織了上千場公益活動,所有志愿者的志愿服務時長超過6萬小時。感謝大家一路的支持,愛心超市,公益課堂,童趣美井,情暖夕陽,共度除夕夜,母親節鮮花義賣,保護母親河,每一個項目我們都扎實地開展,回頭看看,一步一個腳印,讓協會走到今天。
協會剛成立那會,大家都報著一腔熱血,不知道咋干也不知道方向,但是心里有那股勁,有熱情,一路沖撞,走到今天。
這一路走來,汗水淚水交織,只有經歷過才知道有多辛苦,有多難。
我記得那是2016年去福利院幫他們開懇荒地,當時根河市社會福利院剛剛建好,門前是一片垃圾填埋場平整的荒地,福利院想把這片荒地利用起來給老人們耕種,使用機械翻了一遍,因為建筑垃圾比較多,不夠精細,想著我們能不能幫忙手工翻一翻,開春就能種上了。
任務明確,我們就組織人,帶著鍬鎬沖了上去。協會剛成立,也不知道咋召集人,也沒咋干過這活,那時候響應的人也不多,到時間到地方一瞅,5個人,4個女同志,就我一個男的,我們面對的是大約三十米長,六米寬的五攏地。地的邊角機器犁不到,一鎬下去地上一個白點,之前也沒干過這活,我心里一點底也沒有,看看大家,好像都是一樣的表情:這咋干哪?硬著頭皮干吧。
我也尋思了一下,有多少人,有多大力氣就使多大力氣唄。一下午,汗流浹背,總算是把地刨完了,我兩只手磨起4個水泡。說來也怪,捱過了第一次之后,第二次組織平整土地,人慢慢地就多了起來。
后來我回想這段經歷,你說神奇不神奇,當時覺得怎么都過不去的難題,現在竟然被我當成了不起的事情拿來吹牛了。也確實是這樣,這次經歷之后,我就不怕組織活動人少了,人少怎么了,5個人刨一塊地我們也干過~
后來做讀書會,那時候的頻率是每周一期,有一期一個人沒來,有了這段刨地的經驗,我一個人對著手機錄了一期,錄完就走,發出來直播的視頻也有幾十個點贊,也沒覺得有啥負擔。挺過最艱難的時期,現在回頭看那些磨難,全是資產。去年搞了一次讀書會,一本書讀30天,有的時候真的覺得有點堅持不下去了,但你猜怎么著?我想起了那陣子早起準備讀書會內容的時候的工作方法了,相比之下,這個強度我還是應付得來,去年一年,光讀書筆記我一個人就寫了三萬多字。沒啥別的,大風大浪經歷過,心理承受力練出來了。
我記得當時的項目負責人、幾位副會長都挺怕我,干得再好我也能挑出一大堆毛病?,F在想想當時也挺單純,一門心思想把事情做好,但人情事故就少考慮了,沒想過大家都是咬著牙在努力付出,也從來沒請大家吃過一頓飯。這是我個人的性格問題,也是回想起協會的8年,我心里的一個遺憾:其實一直欠大家一句道歉,有的時候我太過在意負面影響,沒有及時鼓勵大家,對不起。我想對所有參加協會活動。我沒來得及向你說這句話的志愿者說一聲:你辛苦了。
每一個人都是報著為社會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找到協會,加入協會,參加活動。初次參加活動,心情難免新鮮好奇,帶著一點評判,也有一些對未知的人和事的期待和焦慮。但由于我們組織的疏忽,有的時候負責人來不及向每一位志愿者介紹協會的相關情況,我很理解初次參加活動志愿者的心情,其實如果有一個人引導一下,他的焦慮是很容易被化解的,可是這么多年以來,我們這方面的工作做得還是不夠。但我看到有很多普通志愿者主動承擔起了這個任務,他們主動向新人介紹協會,為他們講解簽到軟件的使用方法,解決一些常見的問題。
一直到現在我們也沒發過啥補助,所有的人,不管是參加活動的志愿者還是組織活動的管理者,都是用愛發電,自己開車的自掏油費,從來沒人找過協會報銷(協會也從來沒有報銷過這類經費),項目負責人用自己的電話費打電話溝通、用自己的流量發照片、自已捐錢給貧困戶買東西,包餃子食材不夠,從家里拿米拿面,大家聚在一起,想的都是如何把事情做好,我能幫協會做些什么,沒有人,從來沒有人想過從協會“撈點實惠”。
我想,可能是公益的屬性過濾掉了一些低能量的人的原因吧。協會8年來組織上千場活動,參與人次過萬,管理者都是業余選手,在各種場所,從來沒丟過東西。東西拿錯了,落哪兒了的事情發生過,但從來沒丟過東西。我們也沒強調過現場的活動秩序,基本上都是簡單分工,大家到現場向來都是自己找活干,搶活干,說也奇怪,從來沒開過工資,但磨洋工、消極怠工的情況我是一個沒見過。我還記得一年的除夕夜包餃子,肖殿耀大哥站在現場,對負責人說:你給我安排最遠的地方,讓我送,我不怕道遠!我覺得,就是這種志愿精神,支持著我們一路走來,一路走下去。
雖然大家都是憋了一股勁,一門心思想把事情做好,但也要考慮到平衡。還記得剛開始的時候有志愿者參加一個公益活動時間比較長,誤了飯點,耽誤了回家做飯,引發了一些家庭矛盾;還有的公益活動因為是工作時間,一些同志請假參加,被老板批評;當然也有因為參加了一次公益活動覺得很好,帶著朋友、全家一起來的。
后來,我們故意把活動時間排得有沖突,讓一天有兩個到三個活動,鼓勵大家根據自己的時間來參加合適的項目,就是這樣,還有時間管理大師,把時間安排得明明白折,每一個項目都能參加上。大家的熱情可見一斑。
但其實我是比較推薦細水長流的,想讓一件事情做下去,不能像獵手一樣,餓了抓只兔子吃一頓,飽了就歇幾天,得像農民一樣,按部就班地耕種、施肥、拔草,不用著急一天就把全年的活都干完,但你就是這樣悠悠地干著干著,就有所收獲了。
這就是我的想法,做一件小而對的事,堅持做很久,不半途而廢。
現在,我們協會成立8年了,回頭看去,我們所做的一樁樁一件件事情,其實也沒什么大事:
沿河撿垃圾,
給老人理發,
回收舊衣物,
畫井蓋,
鮮花義賣,
包餃子送給除夕夜值班的工作人員……
基本上都是用一句話就能描述清楚的事兒,干起來也沒有啥門檻。
但這個上面再加上一個時間的維度,看起來就不一樣了:
我們連續8年沿河撿垃圾,撿了大約5噸;
連續7年給老人理發,服務老人644次;
連續8年回收舊衣物,回收發放衣物上萬件,制作鞋墊3000多雙;
連續8年畫井蓋,覆蓋根河市區道路兩側所有井蓋,題材覆蓋擁軍、愛國、環保、旅游、掃黑、民族團結、掃黃打非等十多個領域,涂刷面積超過800平方米;
連續5年鮮花義賣,銷售額近5萬元,幫扶根河困難群體150人次;
連續7年,包餃子2萬多個,為除夕夜在崗值班的工作人員服務1500人次;
是不是感覺不一樣了?這就是時間的力量。
8年之前的不理解,到8年以后再看,就變成了佩服。
時間能夠讓一件小事發揮它最大的威力,把善意放大。這也是我們成立志愿者協會的目的:放大善意,讓這個社會更加美好。從一點小事做起,從我們能做到的事做起,讓我們的善意,一點一點匯聚成璀璨的星河。
所以,咱們不用太用力,也不要太著急,很多人跟我說,加入協會成為志愿者要滿20個小時的志愿服務時長,看起來好久?。?/p>
我舉個例子,咱們李秀英大姐現在的志愿服務時長是6340個小時。
我,基本上都不簽到,活動參加得也不多,但這8年下來我也積攢了667個小時,嘿嘿,時間的力量真是令人驚嘆。
把一件事情長久地做下去,你根本沒有對手。其實,任何一個這樣子做事情的組織,他都是沒有對手的。一旦你開始做這件事,別人怎么追趕,都是第二名,時間是最公平的裁判,他做得再快,你的時間也在累積,他怎么也追不上你。我覺得,這是咱們作為一個普通人做成事情最好的方式。
因為看得長遠,所以我們不用過份關注一次活動有多少人參與,有多少人受益,影響了多少人群。沒有必要。這些數據,加上時間,都會很大很大。那我們關注什么?在開展一個項目之前充分準備,項目開始只關注當下我們做好了沒有,做到位了沒有就行了。
簡單吧?其實就這么簡單,做了,就成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