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海南海洋歡樂世界度假區內洋溢著特殊的喜悅——EEP(歐洲瀕危物種繁育計劃)首只中國籍小海豚“靈寶兒”迎來一周歲生日。這場由園區精心策劃的生日慶典,不僅見證了瀕危物種人工繁育的突破性成果,更展現了中國在海洋生物保護領域的科學實踐與責任擔當。
周歲慶典:溫情儀式見證成長印記
生日會現場,海豚水下畫廊區域化身溫馨打卡點,媒體代表、游客及科普博主齊聚一堂。保育員通過生動講述,還原了靈寶兒從出生時的“海洋寶寶”成長為1.3米“活力少年”的點滴:從初次嘗試捕食到熱衷與飼養員玩泡泡,從對環境的好奇探索到主動與人類親近,每一個成長瞬間都凝結著保育團隊的心血。在璀璨的點燈儀式中,燈光如星河般鋪展,嘉賓齊唱生日歌,園區董事長劉小鷗親手切開定制蛋糕,將這份來自中國的繁育喜悅傳遞給現場每一個人。活動尾聲,游客與靈寶兒隔空“同框”,定格下人與海洋生物和諧共處的溫暖畫面。
繁育奇跡:中國技術破解歐洲瀕危物種繁殖難題
作為EEP計劃中首只誕生于中國的海豚,靈寶兒的誕生堪稱國際瀕危物種保護的里程碑。2024年,歐洲11年未受孕的海豚“娜雅”在海南海洋歡樂世界成功分娩,打破了該物種在歐洲繁育停滯的困局。如今,靈寶兒日進食量達1公斤,活潑好動的它不僅是園區的“人氣明星”,更成為中歐科研合作的鮮活樣本。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靈寶兒的健康成長,依托于一套“中國方案”:國內首家動物界“三甲醫院”藍海保育救護中心提供24小時醫療監護,4390立方米水體的海豚庇護所配備智能防浪、恒溫系統,可抵御臺風等極端天氣,而完善的海水循環與專屬育兒池,則為幼豚打造了模擬自然的成長環境。
保護實踐:“零野捕”原則下的生態守護
作為國內唯一加入EEP與歐洲動物園和水族館協會(EAZA)的園區,海南海洋歡樂世界始終堅守“零野捕”底線,所有大型海洋哺乳動物均為館生后代或長期圈養非野捕個體。這種“以繁育替代野外捕捉”的模式,既推動了瀕危物種保護,也為公眾搭建了近距離了解海洋生物的科普窗口。
據悉,這個暑期園區推出“上天入海酷爽狂歡節3.0”,游客不僅能與靈寶兒“面對面”,還可通過系列互動項目感受海洋保護的生動實踐。
(中國日報社海南記者站 陳博文)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