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看到了廣大網友們的留言,大家對于養老金如何調整是各出奇招,但是我們看到留言里點贊最多的是說:“不論年紀大小,不論工齡長短,不論繳費多少,所有人都漲100元,這樣就不用攀比了,皆大歡喜”。這是小編看到點贊量最多的留言了,那么所有人都通過定額調整來進行調整真的就公平了嗎,就可以做到所有人都滿意了嗎?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以企業退休職工和事業退休職工為例,養老金漲幅均為3%,他們每月的養老金增長金額究竟是多少。
先看數據:以2024年遼寧省調整方案為基礎,擬定企業退休的70歲老人,工齡30年,為了讓事退職工條件更接近,我們也假設事退職工工齡30年,年齡70歲,但是在退休金這里出現了差異,基本上企業職工退休金在3000元左右,而事業單位退休職工基本在5000元往上。
我們先來計算他們的退休金漲幅金額,最后再來說為什么同樣工齡,同樣年紀的兩人退休金差距這么大。
按照2024年遼寧省養老金調整方案,整體漲幅3%。其中定額33元,工齡掛鉤15年以下統一15元,15年以上1.6元/年,養老金掛鉤0.5%,高齡掛鉤調整70-79歲30元,80歲以上60元;艱苦偏遠地區5元/月。
企退職工應為:定額33+工齡39+養老金掛鉤15+高齡30=117
事退職工應為:定額33+工齡39+養老金掛鉤25+高齡30=127
明顯看出事退職工養老金漲幅的絕對值高于企退職工,我們再來算一下上漲比例:
企退職工:117/3000=3.9%
事退職工:127/5000=2.5%
因此我們得出結論在遼寧省2024年漲幅為3%的情況下,雖然事退職工在養老金上漲絕對值上領先于企退職工,但在增長比例上企退職工漲幅高于事退職工。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在養老金調整過程中,相關部門通過結構性調整,來不斷縮小中低收入群體差距的意圖,也是在通過不斷的調整來實現公平。
那么究竟是什么導致的企退職工和事退職工在退休時養老金產生的差距呢?小編總結,影響因素有以下幾點:
首先我們知道,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影響基礎養老金的重要因素是退休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和工齡;影響個人賬戶養老金最重要的因素是繳費基數。
同一地區社會平均工資是一致的,那么影響基礎養老金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工齡了。
事退職工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因為所在單位相對穩定,幾乎很少有離職的情況,所以社保繳納呈現連續不斷的特點,一般來說社保繳費年限越長,工齡越長。
而企退職工幾乎很少有在同一個單位從畢業工作到退休的情況,企業經營情況是一方面,尋求更好的發展也是一方面,有可能會因為頻繁的跳槽,導致社保繳費的中斷,最終影響了累計繳費年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工齡。
而繳費基數方面呢?
事退職工繳費是嚴格按照要求,以上年度單位平均工資為基數進行繳納的,很多單位的平均工資是高于最低繳費基數的,有的甚至能達到1.0或者3.0。這就導致了企退職工的個人賬戶養老金金額比較多,最終計算養老金的時候高于企退職工。
而企退職工呢,因為平均工資不高,大部分都是按當地最低基數繳納養老保險,因此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會低于事退職工了,但是我們也得看到企業職工每月開到手的工資也會比較高,有的單位甚至有很高的績效工資和獎勵獎金等,這也是企業職工有優勢的地方,退休前每月可支配收入比較高。
這樣比起來其實企業職工和事業職工各有優勢,有的是在退休前收入高,有的是在退休后養老金高,當然有關部門也會通過有效的養老金調整來不斷縮小高收入和中低收入的差距,其實最終的目的都是能夠用養老金為社會托底,讓我們辛勤工作了一輩子的職工們能夠安度晚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