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5日,全球首富埃隆·馬斯克在其社交平臺X上正式宣布成立“美國黨”(The America Party),將他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因一項價值3.3萬億美元的支出法案引發的矛盾徹底公開化。在他的帖子發布后不久,X平臺上一個顯示今年6月注冊的“美國黨”賬號轉發馬斯克帖子,目前已吸引超4萬粉絲關注。
此前,特朗普曾公開討論將馬斯克驅逐出美國,以及削減其部分公司的政府合同。其前幕僚班農4日更是怒罵馬斯克“一個非美國人要成立一個‘美國黨’”,是“應該被送回南非的小丑”。
環球網援引《印度斯坦報》6日報道,在這條宣布成立“美國黨”的帖子下,有網友問其新政黨是否會參加2026年中期選舉或2028年的總統選舉時,馬斯克回復稱“明年”,暗示將參加明年中期選舉。
馬斯克暗示將參加明年中期選舉(資料圖)
另據聯邦選舉委員會文件,馬斯克及其顧問尚未向該機構提交文件,以表明一個名為“美國黨”的新政治實體已成立。
馬斯克的“計劃”:
精確位置上,集中火力專攻
近期,馬斯克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產生分歧。6月30日,馬斯克猛批特朗普力推的所謂“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并表示,如果法案通過,第二天就會成立“美國黨”。他補充稱,支持特朗普大型法案的共和黨人“明年將在初選中失利,即便這是我在地球上做的最后一件事”。美國眾議院7月3日以微弱優勢通過了該法案的最終版本,特朗普于7月4日晚在白宮的獨立日活動上簽署了該法案。
特朗普簽署“大而美”法案現場(圖據視覺中國)
馬斯克似乎并非只是情緒化地發泄不滿,他公布了一套聽起來頗為精密的政治“作戰計劃”。其在X平臺上寫道:“實現這一目標的一個方法是,集中火力專攻2到3個參議院席位和8到10個眾議院選區。”
他解釋稱,“鑒于(國會山)立法席位有微弱的差距,這幾席就足以起到決定性一票的作用,影響有爭議的法律,確保這些法律服務于人民的真實意愿。”
他還引用了古希臘的留克特拉戰役,比喻將像“粉碎斯巴達無敵神話”一樣,“在戰場的一個精確位置上,投入極度集中的力量”來打破美國兩黨壟斷。
留克特拉戰役發生在公元前四世紀的古希臘時期,一方是當時希臘霸主斯巴達,另一方是底比斯。很巧合的是,斯巴達當時是雙王統治,內斗也不斷;伊巴密濃達指揮的底比斯軍隊,就找到斯巴達的薄弱點,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最終戰勝了當時不可一世的斯巴達大軍,徹底改寫了雅典的格局。
在“政綱”方面,馬斯克似乎已有一個初步構想。7月5日,他贊同了一名網友提出的建議,其中包括:財政上,削減國債;軍事上,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實現軍隊現代化;經濟上,支持自由市場和去監管化;社會上,支持“親科技”和“支持生育主義”的立場。
“美國黨”
將對共和黨構成威脅?
“美國黨”是一個與民主黨和共和黨相抗衡的第三方政治派別。其官方賬號在短時間內吸粉數萬,宣傳口號有“為中間80%的人創建”“當兩黨都辜負了人民,人民便開始另尋他處”“美國黨不是楔子,而是一座橋梁”“建立在常識而非顧問之上”。
有分析認為,其真正的沖擊力在于馬斯克明確發出的“初選威脅”。這一威脅,即利用其雄厚財力支持黨內挑戰者,來對抗那些支持特朗普支出法案的共和黨議員,這將給共和黨帶來危險。
一名共和黨資深顧問指出,“在我們競選失敗的周期中,最具破壞性的行為之一,就是在黨內斗爭中耗費了大量資源。”
馬斯克的威脅,正將共和黨拖入這種境地。馬斯克在2024年曾花費近3億美元支持特朗普和其他共和黨人。現在,他計劃將這種級別的財力轉向內部,資助初選挑戰者。這意味著,任何被他鎖定的現任議員將面臨一場昂貴的防御戰,不得不將本應用于對抗民主黨的競選資金,提前消耗在黨內斗爭中。
共和黨長期捐助人比爾·比恩在接受采訪時表達了同樣的擔憂。他認為,馬斯克的資金“更好的用途是去贏得搖擺選區的選舉”,而不是用來“在初選中挑戰那些可能與他并非100%意見一致的保守派共和黨人。”
除了財務上的消耗,其威脅也在加劇共和黨內部的分裂。馬斯克公開支持像肯塔基州眾議員托馬斯·馬西這樣反對高額支出的議員,同時將矛頭對準了支持法案的黨內同僚,這迫使共和黨議員和選民在“對特朗普議程的忠誠”和“對削減開支原則的堅持”之間做出選擇。
一名共和黨策略師杰森·卡貝爾·羅警告稱,如果馬斯克貫徹其威脅,他將“失去共和黨人的支持,成為一個沒有歸屬的人”,“這將破壞他所參與的任何政治或商業計劃。”
圖為特朗普和馬斯克(資料圖)
認證程序復雜
專家對馬斯克能否成功表示懷疑
據央視新聞報道,根據美國法律,一個有資格參與選舉的政黨成立,其資質確認需要經過復雜的認證程序,首先必須召開黨團會議或代表大會,選舉臨時官員并指定政黨名稱。尚不清楚馬斯克的“美國黨”是否已啟動相關程序。
專家對其成功概率普遍表示懷疑。美國喬治城大學教授漢斯·諾埃爾分析指出,美國“贏者通吃”的選舉制度對第三方政黨天然不利,候選人必須在選區內贏得最多票數才能獲得席位,這使得小黨派難以立足。歷史上,第三方運動鮮有成功。億萬富翁羅斯·佩羅在1992年贏得了近19%的普選票,卻未能獲得一張選舉人票,兩次參選總統,均以敗選告終。
一個新政黨需要異常專注選民,這不能“光靠錢買到”。盡管馬斯克聲稱代表“中間80%”,但分析認為,這部分人群缺乏足夠的政治凝聚力來形成一個穩固的政黨。馬斯克本人也并非總是穩操勝券。他今年在威斯康星州一場司法競選中豪擲2000萬美元,支持的候選人卻慘敗,證明了燒錢并不是萬能的。
更重要的是,與特朗普和國會共和黨人鬧翻之后,馬斯克將發現自己在黨內的影響力減弱,更難爭取政治盟友。特朗普的盟友詹姆斯·費什巴克透露,特朗普的盟友已在籌備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 PAC)以對抗他的行動。
另有分析則認為,馬斯克有“不兌現承諾”的歷史,他善于提出宏偉計劃,但未必有耐心去應對組建政黨過程中繁瑣、漫長且充滿挫敗的現實。美國杜克大學教授麥克·麥科克爾評論道:“我無法相信他會用余生去創建一個新政黨。我認為這一切的核心,是他與特朗普的個人恩怨,以及試圖在此刻摧毀特朗普的政治遺產。”
馬斯克在2024年美國大選中支持現任總統特朗普和共和黨,但近期與特朗普政見分歧嚴重,已多次聲稱將建立新的政黨,挑戰驢象兩黨輪流坐莊的政治格局。但他究竟是一位能夠打破舊格局的“屠龍勇士”,還是一個沖向政治大風車的“堂吉訶德”?觀察人士正在觀望。
紅星新聞記者 鄧紓怡 綜合環球網
編輯 張莉 責編 官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