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特朗普對日本再進一步,石破茂這次是不干了,下決心對美死磕到底,日本的紅線問題是沒有商量余地的。
就在剛剛,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公開場合正式對外宣布,日本將全力以赴維護國家權益。
7月9日是美國暫停征收所謂“對等關稅”的最后期限,特朗普在7月1日表示,美國對日本征收的關稅可以是“任意數字”,特朗普在4月下旬就對日本征收了24%的高額關稅。
為何特朗普對日本如此的不滿?因為日本很強硬,特朗普非常生氣的表示,“我不確定我是否會和日本達成協議”,特朗普本人承認“日本人非常強硬”。
在對待關稅的態度上,日本和印度的態度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區別,印度的態度比較軟一些,莫迪當局已經計劃和美國達成關稅協議了。但日本的態度是罕見的強硬。
日本媒體注意到一個細節,負責美日經貿關稅談判的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在美國談判的時候,沒有見到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日本當局對美國強硬的表示,要求美國必須取消針對于日本的汽車關稅,而美國要強行保留對日本的汽車關稅,這種核心問題談不攏,導致美日的關稅協議遲遲無法落地。
日本維護國家利益的行為在特朗普這里似乎成為“大逆不道”的事情,特朗普“炮轟”日本,說“日本被寵壞了”,特朗普迅速給日本來個下馬威,不準美國制造的汽車進入日本市場,還不準日本去進口美國大米。本來日本就是一個資源小,人口多的島國,斷絕日本從美國進口大米,對于日本的農業和國民糧食是一個比較大的沖擊。當下的日本正在面臨著米價飆升,糧食短缺的問題。2025年5月,日本從美國進口了將近8000噸主食大米,美國要通過抓住日本農業弱點對日本的單方面制裁,逼迫日本在對美貿易談判中屈服于美國。
只不過,這些制裁方式對石破茂沒有任何的效果,日本當局表示,日本不會犧牲本國的農業利益和美國達成關稅談判協議,讓日本農業生產者安心種糧食,是此次日本和美國談判的紅線之一。
為何日本和美國之間有如此巨大的關稅分歧?哪怕日本不進口美國大米,都拒絕和美國簽訂關稅協議?這其中的核心原因在于,日本的經濟是以出口為主發展的經濟模式,除了本國生產使用的汽車,日本的豐田、本田、日產等汽車都要出口到國外去,包括出口到美國的日本造汽車。
貿易是互利共贏的事情,日本汽車出口到美國,美國也有數百萬汽車出口到日本。這種平等的貿易交易本身無可厚非,長期走下去是沒有問題的。但特朗普卻為了美國霸權的一己私利,直接對日本的汽車增加25%的關稅,對日本出口到美國的各類貨物增加10%的基本關稅,這一舉動的出現就對日本的出口經濟來了個腰斬。日本國內依靠汽車進出口吃飯的民眾,其生存就會大受打擊。
而日本首相石破茂領導下的執政黨本身支持度就不高,如果石破茂在和美國的經貿談判中出現任何違背日本紅線原則的事情,日本執政黨在近期的國會選舉中就會受到更為致命的沖擊,甚至石破茂本人有可能丟掉首相的位置。
所以,美國和日本的這場貿易搏殺,石破茂不可能讓步,對于石破茂來說,這場美日貿易大戰已經關乎其未來的政治生命,石破茂只有打贏,才能在未來的國會選舉席次中為執政黨增加更多的位次。如果石破茂打不贏,其很有可能就被國會所罷免。這是石破茂本人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而美國方面也確實低估了日本方面捍衛經濟利益的決心,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日本對安倍晉三打的貿易戰就沒有取得很明顯的效果。現在,特朗普碰到了比安倍晉三更加強硬的石破茂,美國要逼迫日本屈服于美國的貿易戰權威,這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情。
特朗普現在的外交可以說在東亞碰到了硬茬,韓國的李在明當局是一個非常能捍衛韓國利益的當局,李在明依靠其豐富的政治經驗要在美韓兩國的貿易談判中,給韓國爭取更多的利益。而石破茂也是一個敢于捍衛日本核心原則,在貿易戰問題上不對美國作出讓步的日本首相,原先都說“美日韓三角同盟”,但現在,韓國和日本都在關稅戰問題上絲毫不讓,所謂的“同盟”也就出現了裂痕。
除了日韓,歐盟對美國的態度也更加強硬,歐盟把取消關稅作為和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原則。歐盟委員會要求和其和美國談判的相關人員取消美國強加給歐盟的10%的關稅,而美國對歐盟強加的25%的汽車關稅,以及50%的鋼鐵關稅,是特朗普根本不想取消的關稅。所以7月9日,美國和歐盟難以達成新的關稅協議。
這樣子看來,日韓和歐盟都和美國逐漸出現裂痕,美國的外交在特朗普的帶領下向“孤家寡人”的方向快速狂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