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7月7日13點26分,小暑節氣正式到來。
今年小暑恰逢農歷六月中旬,這種"小暑逢月半"現象在民間被認為預示極端天氣。華北平原將迎來35-37℃高溫,長江中下游濕度超80%,體感溫度比實際高3-5℃。"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這句農諺道出了小暑后的炎熱程度。
今年小暑呈現三大特點:高溫提前、濕度異常、區域溫差大。
氣象數據顯示,全國平均氣溫較夏至上升1.
5-2.3℃,但尚未達到全年峰值。
農作物面臨嚴峻考驗,特別是雜交水稻抽穗揚花期易受影響。"六月六,曬紅綠"的習俗提醒人們要防潮防霉。蘇北魯南地區有吃暑羊的習俗,認為可以驅寒避暑。
雷暴天氣將頻繁出現,可能伴隨大風、暴雨甚至冰雹。晝夜溫差縮小導致散熱困難,牲畜易出現熱應激反應。
副熱帶高壓北移帶來干熱天氣,梅雨殘余造成濕熱氣候。
農民朋友需提前做好抗旱防洪準備,減輕災害損失。
專家建議采取早晚作業方式,避開高溫時段。小暑后正式進入伏旱期,水資源管理尤為重要。今年天氣異常,六十年難遇,大家要做好防暑準備。
你怎么看今年這異常的小暑天氣?歡迎留言討論。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具體情況請以當地氣象部門預報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