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你很難說清,為什么一個人會讓你反復關注,甚至在多年后依然牽動情緒。最近,我突然對鹿晗產生了久違的關注,不是因為緋聞,也不是因為新劇上線,而是一種說不清的復雜情緒——懷念、感慨,還有一點心疼。
直到看到鄧超在社交平臺上為鹿晗打call,那一句“他是我兄弟”的話,才讓我忽然明白:或許我們關注鹿晗,不只是因為他曾紅得發紫,而是因為他身上還有一些很“干凈”的東西,在這個浮躁的娛樂圈,已經越來越稀缺。
鄧超與鹿晗:不是炒作,而是相互成就
鹿晗開演唱會,鄧超連著好幾天發微博,不僅親自站臺,還高調表白兄弟情。有意思的是,評論區很少出現“炒作”、“做戲”這種字眼,反而是一片“羨慕這份感情”的留言。
為什么大家愿意相信他們的關系是真實的?因為這兩個人都曾被娛樂圈“看過本色”。
鄧超不說也罷,從電視劇《甜蜜蜜》到《影》,再到“跑男”的搞笑擔當,他一直在用作品說話。他的婚姻也一直穩定,和孫儷的相處就像娛樂圈的一股清流。人緣、口碑、業務能力,鄧超樣樣都有。
鹿晗呢?作為早期“頂流”的代表人物,他曾引爆整個微博服務器,也曾以一己之力讓《擇天記》大火(拋開演技不說,你就說表演的耿直不耿直吧!)。他是最早一批在流量井噴時代爆紅的藝人,卻在頂峰時期選擇公開戀情,很多人說他“耿直”“不怕塌房”,這在當年確實罕見。
當年還是很清秀的!
所以,當鄧超為鹿晗站臺時,人們愿意相信那是真兄弟,不是炒熱度。
明星也是人,不必永遠發光
很多人感嘆,鹿晗眼里沒光了。也許是舞臺太累,也許是生活重心變了。但換個角度想想,一個人不能永遠閃閃發光,疲憊和沉默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娛樂圈是個聚光燈下的世界,大家習慣了看到明星高光的一面,卻容易忘記他們也是普通人。就像丁真突然爆紅那會兒,多少品牌爭相找他代言、拍片,但他始終保持初心,不被流量綁架。這才是最打動人的地方。
我們對明星的期待太高了,有時候連一點失誤都容不得。但誰沒有低谷?誰不想偶爾安靜地喘口氣?
看懂一個人,先放下偏見
《殺死一只知更鳥》里說:“你永遠無法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走上他的路。”這句話送給我們這些“遠觀”鹿晗的人,或許最合適。
從流量巔峰跌落,從聚光燈中退場,鹿晗經歷了很多。從早年的高熱度到如今的相對低調,他的選擇也許只是想要慢下來,過真實生活。
而真正能陪他走這條路的,除了身邊的家人、戀人,還有像鄧超這樣始終支持他的朋友。
所以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一個偶像的沉靜期,更是一個普通人回歸生活的姿態。不是不努力了,不是沒熱愛了,而是終于懂得怎么和世界和平共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