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老鄉注意了!
未來3天老天爺要搞“雙重考驗”了。省氣象臺說了,后天開始全省好多地方要遭“雨熱夾攻”。
中北部市縣大日頭曬得發燙,最高氣溫35 - 37℃,體感能超40℃,跟在蒸籠里似的。
粵東沿海地區后天夜里到之后兩天,大雨暴雨嘩嘩下,局地還可能有短時大風搗亂。
這種又熱又澇的天,地里的莊稼最遭罪,咱得趕緊給它們“搭把手”。種水稻的鄉親注意了,中北部高溫天里,田里可不能斷水。水層保持3 - 5厘米,既能給稻子降溫,又能防著高溫逼得穗子空殼。
粵東種蔬菜的老鄉要警惕,暴雨一來,菜地容易積水爛根。
趕緊把菜地周邊的排水溝再挖深點,地勢低的地塊提前搭好防雨棚。
種果樹的朋友,尤其是荔枝、龍眼剛摘完果的,得抓緊做兩件事。高溫天里樹葉容易被曬焦,給樹冠噴點清水,早晚各一次。暴雨前檢查一下果園里的支架,歪了的趕緊扶正,別讓果樹被大風刮倒。
有些老鄉可能覺得,以前也遇到過熱天雨天,按老辦法應付就行。老經驗沒錯,比如看云識天氣、用草木灰防爛根,這些都能接著用。但現在咱得結合科學,比如防雨棚怎么搭更牢固,遮陽網怎么蓋更透氣。
中北部平原地區種玉米的,高溫天里施肥要改改時間。別在大中午施,早上10點前、下午4點后再弄,免得肥料燒了根。粵東山區種茶葉的,暴雨過后要趕緊去茶園看看。
要是有泥土沖到茶樹上,輕輕掃一掃,別讓葉子悶壞了。可能有老鄉發愁,這么多活計,從哪開始下手呢?記住一個原則:先防急的,再顧緩的。
暴雨可能帶來的積水、大風,這是眼下最急的,先把排水、加固做好。高溫影響是持續的,澆水、遮陽可以分時段慢慢來。還有個事得提醒,家里有大棚的老鄉,這兩天趕緊檢查棚膜。
有破洞的地方用膠帶粘牢,骨架松了的用鐵絲擰緊,別讓暴雨把棚壓塌了。咱農民靠天吃飯,但也得學會跟老天爺“較勁”。天氣再難,只要咱把防護做到位,莊稼就能少遭罪。
最后說個關鍵的,不同地區情況不一樣,比如潮汕平原、珠江三角洲、粵北山區,具體咋應對,大家可以在評論區說說自家的情況,互相取取經。
記住,早準備一天,收成就穩當一分。
現在趕緊去地里轉一圈,看看哪塊地需要排水,哪棵樹需要加固,別等天氣來了再著急。關注我們,后續還有更詳細的各地農事指南,幫咱老鄉把損失降到最低。
種地不容易,咱就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把天氣的影響變成豐收的轉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