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禾云鎮南社村
清新區千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千潤農業”)
的種植基地里
覆蓋著稻草的姜苗正茁壯成長
這種“菌姜輪作”模式
讓土地實現“全年無休”
走出了一條生態農業與農民增收的雙贏路徑
“大肉姜通常4月播種,9-10月采收;紅松茸菌則于9-10月種植,次年3月底至4月初收成,兩種作物種植周期無縫銜接,實現土地‘全年無休’。”千潤農業負責人、清遠市鄉村新聞官溫建珊介紹,基地利用光伏板下的天然遮陰環境,讓大肉姜喜陰的生長特性得以滿足,而冬季閑置土地恰好用于紅松茸菌栽培。選擇大肉姜不僅因其市場認可度高,更在于試種成功后可通過規模化種植與批發銷售體系,進一步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據悉,清新區千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在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指導下,由禾云鎮沙河片區11個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抱團成立的強村公司。從試種紅松茸、大肉姜、靈芝,到承接仙草種植項目,千潤農業充分發揮好產業黨組織的引領作用以及村級“頭雁”示范作用,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帶動農民廣泛參與、共同致富。
這種“公司+農戶”模式不僅提供種植技術培訓,還優先吸納本地村民務工。村民尹女士坦言:“每天能賺100多元,離家近還能照顧孩子,很滿足。”
“作為村級集體公司,我們將通過‘聯農帶農’模式推動農業產業化。”溫建珊表示,公司正探索將種植經驗輻射周邊農戶,同步對接批發銷售渠道,讓“菌姜輪作”等生態農業模式成為助力“百千萬工程”的實在抓手,帶動更多村民共享發展成果。
記者:胡藝儀 黎楚浩
編輯:胡藝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