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商丘田野間玉米青禾舒展、大豆幼苗茁壯,785萬畝秋糧作物正蓄力生長。在日前省農業農村廳召開的全省秋糧生產視頻調度會上,我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以精細管理、科技賦能、防災護航多措并舉,推動秋糧生產態勢向好,為全年豐收筑牢根基。
搶時搶墑播好種,面積超額穩底盤。“收一塊、種一塊,墑情不等人!”夏收后,我市田間奏響搶種“快節奏”。面對可能出現的旱情,全市統籌調配水源、檢修機井,密植滴灌、微噴灌等水肥一體化技術快速鋪開,998.4萬畝次的澆灌讓每一寸土地喝足“及時水”。這種“向旱情要時效”的攻堅,讓785萬畝秋糧如期扎根——其中玉米690萬畝、大豆68萬畝,均超額完成省定目標,為豐收打下堅實底盤。
雨潤苗肥長勢旺,青禾茁壯兆豐年。6月下旬的兩場雨,滋潤了商丘大地。土壤墑情充盈之際,光溫水條件精準匹配,秋糧作物迎來生長黃金期。如今,玉米4至8片葉舒展如劍,大豆3至5片葉鮮嫩欲滴,田間群體整齊、個體健壯,長勢普遍好于上年同期。行走在田埂上,滿眼生機勃勃,豐收的希望正從幼苗勃發的力量中悄然生長。
科技田管沉一線,精細服務到地頭。“這玉米該追啥肥?雜草咋除最有效?”在睢陽區郭村鎮的玉米田,技術指導組正蹲在田埂上給農戶答疑。我市及時出臺秋糧田間管理技術意見,10個由處級干部帶隊的指導組踏遍鄉村,300多場次田間課堂、100多萬份技術資料送抵農戶手中。中耕202萬畝、追肥266萬畝、化除593萬畝、病蟲害防治291萬畝……一系列“繡花功夫”,讓每一株幼苗都能健壯生長。
科技賦能提單產,良田良種結碩果。在柘城縣玉米高產示范區,密植滴灌設備正精準輸送水肥,株株玉米排列整齊、長勢挺拔。我市以高標準農田為依托,推動良田、良種、良法、良機深度融合,210萬畝玉米、9萬畝大豆高產示范區里,新品種、新技術集中發力。全市玉米、大豆良種覆蓋率達100%,玉米種植密度較審定標準增加10%-20%,45萬畝玉米密植滴灌田盡顯科技威力,單產提升底氣十足。
未雨綢繆防風險,筑牢防線保收成。汛期24小時值班不能松。我市健全多部門聯合會商機制,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精準到田。防汛應急演練常抓不懈,專家指導組、應急服務隊隨時待命,病蟲害監測預警信息及時送達農戶。這種“時時放心不下”的擔當,為秋糧生長撐起“保護傘”,確保災情發生時能迅速響應、科學應對。
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將緊盯作物生育進程,科學運籌肥水、強化病蟲害防控,以更實舉措抓實田間管理;加強部門聯動,備足防汛物資與技術力量,筑牢防災減災防線;組織干部群眾深入一線,總結推廣好經驗,凝聚齊抓共管的合力,全力以赴沖刺秋糧豐收。
記者 張凌偉
來源:商丘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