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的政治圈子又熱鬧起來了。這次的主角還是那位老熟人——唐納德·特朗普。就在2025年7月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轉發了一篇關于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的文章,還加了一句狠話:“Mr. Late應該立刻辭職!”這可不是隨便發發牢騷,而是直接點名道姓,要求鮑威爾走人。事情的起因是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的局長比爾·普爾特(Bill Pulte)公開指責鮑威爾,說他有政治偏見,還在美聯儲總部翻新項目上誤導了國會。這事兒一出,立馬在網上炸開了鍋,特朗普的反應也讓人覺得他這次是真急了眼。
事情是怎么鬧起來的?
咱們得先把時間線捋清楚。2025年夏天,美國經濟正處在一個微妙的節點。通貨膨脹還沒完全消退,利率問題也讓各方爭得不可開交。美聯儲作為掌管貨幣政策的“大腦”,自然是風口浪尖上的角色。而鮑威爾呢,作為美聯儲的頭兒,早就不是第一次跟特朗普杠上了。這次事件的導火索,是FHFA局長普爾特的一番炮轟。他公開表示,鮑威爾在美聯儲總部大樓翻新項目上提交的證詞有問題,不僅數據不實,還涉嫌帶有政治傾向,試圖影響某些政策方向。
這個翻新項目可不是小事。據報道,美聯儲計劃投入幾億美元,把華盛頓特區的總部大樓整修一番。這本來是個內部事務,但普爾特站出來說,這里面有貓膩。他認為,鮑威爾在國會作證時故意模糊了項目的真實成本和目的,甚至可能跟某些政治勢力勾連,想借機撈點好處。這話一出口,等于直接把鮑威爾推到了火山口上。
就在這當口,特朗普抓住了機會。他在社交媒體上轉發了普爾特的文章,還不忘火上澆油,喊出了“立即辭職”的口號。你說這算不算“發飆”?對特朗普來說,這種激烈反應其實不新鮮,但這次的對象是美聯儲主席,事情的份量就完全不一樣了。
特朗普為啥這么激動?
要弄明白特朗普為啥突然這么激動,咱們得回頭看看他跟美聯儲的“恩怨情仇”。早在特朗普當總統那會兒,他就沒少跟鮑威爾對著干。2018年,特朗普任命了鮑威爾當美聯儲主席,可沒過多久,他就后悔了。那時候,美國經濟在復蘇,但特朗普一心想讓利率保持低位,好刺激經濟增長。可鮑威爾不買賬,連續加息,惹得特朗普在公開場合多次開炮,說鮑威爾是“最大的威脅”,甚至揚言要炒了他。
雖然特朗普后來沒法真的動鮑威爾,但這份梁子算是結下了。到了2025年,他作為總統候選人卷土重來,對經濟問題的敏感度自然更高。眼下正值2024大選后的過渡期,經濟政策成了所有人關注的焦點。特朗普這次跳出來,可能是想借著普爾特的指控,再次把鮑威爾和美聯儲推到風口浪尖,順便給自己加點政治籌碼。
再說說這個“Mr. Late”的綽號。特朗普給鮑威爾起的這個外號,明顯是在諷刺他反應慢、決策遲。別看只是個小細節,這背后透著特朗普一貫的風格——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把對手釘在恥辱柱上。這次,他不僅要求鮑威爾辭職,還把矛頭指向了整個美聯儲的公信力,等于是在向所有人喊話:這個機構不行了,得換人!
各方怎么看?
特朗普一嗓子喊出去,反應自然是五花八門。先說他的支持者吧,不少人覺得他這是“真性情”,敢說敢干。一部分保守派評論員立刻跟風,說普爾特的指控證明美聯儲早就被“政治化”了,鮑威爾該為經濟問題背鍋。還有人直接把這事兒跟2024大選掛鉤,認為特朗普是在為未來的經濟政策鋪路。
但反對的聲音也不少。民主黨那邊很快就反擊,說特朗普這是在“胡亂攻擊”,完全沒有證據支持普爾特的說法。一些經濟學家也站出來給鮑威爾撐腰,表示美聯儲的獨立性不能因為政治壓力就動搖。至于鮑威爾本人,他還沒正式回應,但美聯儲的發言人已經表態,說普爾特的指控“缺乏依據”,翻新項目完全是按程序走的,沒什么見不得人的。
公眾的看法就更分裂了。網上有人覺得特朗普說得有理,美聯儲確實該有人出來負責;也有人認為他這是在瞎鬧騰,純屬為了吸引眼球。畢竟,美聯儲主席辭職可不是小事,一旦真發生了,對金融市場的影響誰也說不準。
這事兒有啥背景?
其實,特朗普跟美聯儲的矛盾不是一天兩天了。美聯儲作為一個獨立機構,理論上不受總統直接控制,但歷史上也不是沒被政治人物盯著。特朗普當總統時,就老覺得美聯儲不聽話,動不動就公開批評。2019年,他甚至說過“美聯儲比中國還危險”這樣的話,可見他對這個機構的怨念有多深。
再往遠了看,美國經濟政策跟政治斗爭從來都分不開。美聯儲主席的位子雖然看著風光,但干的都是得罪人的活兒。鮑威爾上任以來,趕上了通脹、疫情、經濟復蘇好幾撥大浪,每次決策都免不了被罵。他跟特朗普的沖突,說白了也是兩種思路的碰撞:一個想讓經濟短期沖刺,一個得顧著長期穩定。
這次的翻新項目爭議,其實只是個引子。普爾特的指控能不能站住腳還不清楚,但特朗普顯然不打算放過這個機會。他的“立即辭職”喊話,既是對鮑威爾的個人攻擊,也是對美聯儲整體權威的挑戰。
這事兒發展到哪兒,誰也不好打包票。如果普爾特的指控真有實錘,鮑威爾可能真會面臨調查,那他的位子能不能坐穩就難說了。但眼下看,這種可能性不大。美聯儲的獨立性在美國政治體系里根深蒂固,國會輕易不會插手主席的人事問題。
不過,這場風波對市場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了。7月2日當天,美國股市就有點晃蕩,投資者擔心如果真鬧大了,貨幣政策會不會受干擾。經濟學家們也在討論,如果美聯儲的公信力再受打擊,未來幾年美國經濟會怎么走。
特朗普這次突然“發飆”,喊著讓鮑威爾“立即辭職”,表面上是沖著美聯儲去的,實際上摻了不少政治算計。事情起因是普爾特對鮑威爾的指控,但背后是特朗普跟美聯儲的老恩怨在發酵。支持他的人覺得他敢說真話,反對他的人覺得他是在瞎攪和。不管咋樣,這場戲還得演下去,咱們普通人就等著看吧。畢竟,經濟這東西,跟咱們每個人都脫不了干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