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波
“百煉成鋼”,這是位于包頭的內蒙古科技大學的校訓,也折射出這座城市深厚的工業印記。包頭這座老工業基地,如今正以職業教育為紐帶,架起中蒙增進友誼的橋梁。
在包頭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系電工實訓基地,中蒙兩國學生相互協作、互相鼓勁,“現場演示+實時講解”模式提升了學生的電工實操能力。在內蒙古科技大學,兩國學生正在為畢業設計課題如何更好運用于實際,反復打磨細節。蒙古國留學生將包頭課堂里學到的先進采礦、污染治理等知識技能帶回本國,成為推動蒙古國現代化建設的“跨國工匠”。
因技能結緣、因合作相知。這場教育攜手,是雙向滋養的旅程。當蒙古國學生跟著中國同學體驗中國文化習俗,教科書上的“中國印象”化作了觸手可及的溫暖。校園晚會上,蒙古族長調與山西民歌和弦共鳴,馬頭琴的旋律里融入呼麥與古箏的對話。這是技術和知識的共享,更彰顯彼此尊重、平等協作、共同成長的文明相處之道。中蒙之間搭建起的一座座教育合作橋梁,承載著兩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夯實著兩國人民相知相親的友好根基。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07日 17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