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左瑞罕見的學校稱謂,罕見的隊員年齡跨度,讓太原市重點少年體育學校在“讓女足回家”全國女足精英交流賽初中組8支球隊中顯得不同尋常。由于這支建隊不到兩年的女足隊伍在全國性賽事中較少露面,首屆“讓女足回家”全國女足精英交流賽將掀開其神秘面紗,展示其足球抱負。
太原重點體校全稱是“太原市重點少年體育學校”,又稱“太原市第二十三中學校”,承擔著太原市體育局球類運動的青訓任務,具體負責三大球、乒羽網、手球和橄欖球,其他兄弟校如市體校、二體校、三體校等則負責田徑、游泳、自行車等運動項目。
女足是全校唯一的“自訓項目”,即吃住學訓完全在本校一體化進行,而別的大小球項目則采用與其他學校共建的模式,各運動隊平時在各校學習、訓練、生活,只有賽前集訓放在體校里。
據了解,太原重點體校和市二十三中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前者負責競訓工作,后者負責學籍管理和文化教育。女足之所以被列為自訓隊伍,一是女足在當地乃至山西全省的基礎都相對薄弱,集中管理有利于隊伍提升,二是與其他項目相比,女足的起步最晚,又是當地“振興三大球”一馬當先的項目。
雖然有中學的名頭和軟硬件設施,但太原重點體校其實是一所包括小學、初中、中專在內的體校,全校都是體育生。2022年開學季,女足開始面向全國招生,但受疫情影響未能如愿,直到2023年9月,才在本地招到了首批16名女足隊員。
太原重點體校曾培養過前國家女足主力金嫣,雖然后者自1989年山西撤銷足球項目后,17歲就只身進京訓練——距離2023年重啟女足項目,已經相隔34年。
萬事開頭難。主教練武晶晶受命組隊時并無選材余地,“只要學生喜歡,我都歡迎。”去年,他從小學部補充了3名技術條件好的隊員,這次到西安參賽,19名隊員全部出征,最大的15歲,最小的11歲。他很高興成為振興太原女足的一員,只要肯付出熱愛和行動,踢足球永遠不會太遲,但要讓球隊建設走上正軌,“還得經過幾批隊員的努力。”
44歲的武晶晶年少時曾在國內的兩所足校踢球,一度接近過職業圈,20歲離隊就回到山西帶隊,此后多次為太原市體育局擔任臨時教練,專業能力和態度都很受認可,現在是太原重點體校聘用的全職足球教練。
“如果只是為了完成比賽任務組隊,我覺得意義不大。”武晶晶對這份重擔心動的唯一原因,是自己將有機會伴隨隊員從小學進入大學,“來這就為了讀個中專,學生和家長都不樂意。”而這個漫長的過程臨近終點時,或許還有另一番驚喜和成就。
上任近兩年,武晶晶對體校的學生,尤其是女足隊員有了更深的情感和認識。“在隊員做人做事、心智發展和文化教育的管理上,我們比普通學校用心更多、條件更優。”他舉例說,有個孩子入隊前自卑心理很明顯,經過教練老師耐心引導和足球運動提升自信,現在主科成績漲了將近100分,家長也格外驚喜。
另外,女足的吃住訓練、外出比賽、部分裝備都是免費的,雖然孩子們入隊前多數沒有足球基礎,但在體校的訓練環境里,加上良好的生活管理、行為習慣的引導,她們的腳下技術進步很快。
由于當地同年齡段的女足球隊很少,武晶晶的球隊已經習慣了以小打大,和年齡更大的對手甚至是高中女足較量固然被動,卻是孩子們快速成長的機會。“每次比賽,她們都很想證明自己。”他說,“我告訴她們別給自己壓力,只要敢上場,敢做動作,你們就已經贏了。”
面對即將到來的“讓女足回家”全國女足精英交流賽這項高規格新賽事,太原重點體校全隊上下抱有極高的參賽熱情和認真的學習態度。“沒錯,我們就要以學習態度去西安。”對主教練來說,這意味著武晶晶會有很多工作要做:通過對抗發現和改正目前存在的問題,多積累一些對手的視頻為下一步發展做參考,和隊員一起豐富自己的足球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