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明白,一個人能將家里打掃干凈意味著什么,單純只是看表面,哇,好干凈。
如此看法,實在粗淺。
要保持家里一塵不染,前提是每天都要勤拂拭。
偶爾一次心血來潮的徹底大掃除,算不得什么,真正令人敬畏的,是日復一日的堅持。
一個人能把居住的空間,長年維持在清爽整潔的狀態,說明他已經養成了刻入骨子里的微習慣。
任何一個微習慣,是行為成為本能,其背后蘊含的力量,放大到任何領域,都是恐怖如斯。
時時勤拂拭,沒你想得那么容易
多數人寧愿在沙發上躺著刷半小時短視頻,都不愿意起身去門口拿一下外賣,更別提每天打掃衛生了。
從沙發到門口的距離,不過幾米,尚且懶得動彈,那么,從拿起掃帚到把整個屋子清理一遍,需要克服多大的心理阻力?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復同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其難度,不亞于一場漫長的修行。
所以,一個能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的人,絕不僅僅是一個愛干凈的人。
他們早已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對自我心性的錘煉。
表面的干凈是裝飾,骨子里的整潔是修行,能征服居家瑣碎的人,才能征服人生起落。
那么怎么知道他是不是這樣的人呢,總不可能剛一認識,就跑到人家家里吧?
其實從日常的言行舉止中,便可窺見一斑,下面這10個特征,如果占了一樣,和他相識,對你有莫大的好處。
家里打掃干凈的人,有此10個特征
1.異于常人的果斷
也就是做事從不拖泥帶水。今日事今日畢,是基本操作。
答應的事情,會立刻去做;需要做出的決定,會迅速判斷,然后承擔后果。絕不會在模棱兩可中浪費生命。
因為他們打掃的時候已經養成習慣了,看見地上的頭發,馬上掃掉;水槽里的碗,用完了就立刻洗掉;桌面有灰塵,隨手就擦掉。
行動永遠快于思考,沒有“等一下再說”。
擁有如此特質的人,作為朋友,靠譜。作為伴侶,安心。
人生路漫漫,會遇到無數需要抉擇的十字路口。
一個果斷的人,不會讓你陷入無盡的等待與猜疑。
他會牽著你的手,清晰地告訴你,往哪里走。
2.極高的秩序感
觀察一個人的辦公桌、手提包,甚至是手機應用的排列方式。
如果所有東西都井井有條,分門別類,那么這個人大概率有一個清爽的家。
他們對秩序有一種近乎本能的追求。
打掃的時候,他們要物歸原位。比如鑰匙有固定的掛鉤,遙控器有固定的收納盒,書本按大小或類別排列在書架上。
和他們相處,生活會變得簡單高效。
不必浪費時間在尋找東西上,也不必為混亂無序的瑣事煩心。
3.難以撼動的自律
一個高度自律的人,做任何事毫不費力。每天早起、閱讀、鍛煉,就像呼吸一樣自然。
打掃衛生不就是這樣,無論刮風下雨,無論今天工作多累,心情多糟,到了那個時間點,就會自然而然地拿起工具,開始打掃。
習慣成自然,清潔,對他們而言,不是任務,而是一種類似“吃飯睡覺”的生理需求。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長跑和寫作。
他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里寫道:“正因為不想跑,所以才要去跑。”
一個能把“不想做但應該做”的事情,變成“習慣做”的人,其內心的力量是巨大的。
和如此的人同行,你會被他身上那股沉靜而堅韌的力量所感染,不知不覺中,也活成了更好的自己。
4.洞察入微的細節掌控力
他們能記住你說過的不經意的話,能在你開口之前,就預判到你的需求。
他們看問題,總能看到被眾人忽略的那個點。
要知道,搞衛生都是清潔無死角,不僅僅是掃地拖地擦桌子,還會注意到門框頂端的積灰,沙發底下的毛絮,水龍頭根部的水垢,窗戶軌道的泥塵。
這些常人看不見、懶得管的細節,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
古人云:“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一個注重細節的人,在感情和事業中,同樣能做到無微不至。
他不會用粗枝大葉的“多喝熱水”來敷衍你,而是會默默為你準備好紅糖姜茶,多好。
5.穩定的情緒
因為一個雜亂無章的家,會放大人的焦慮和煩躁。反之,一個整潔有序的空間,能安撫人的心神。
家里干凈了,人就很穩定。
每天的打掃,就把物理空間的垃圾清理掉,心理空間的垃圾,也隨之被清空了。
如同心理學家喬丹·彼得森反復強調的:“如果你想改變世界,先從整理你自己的房間開始。”
一個能掌控自己房間狀態的人,也必然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緒。
和情緒穩定的人在一起,不必擔心他會突然爆發,把負能量傾瀉到你身上。
你只要回到他身邊,總能找到內心的平靜。
6.清晰的個人邊界
他們懂得拒絕,也尊重別人的拒絕。
一個常年實踐斷舍離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對于無用、多余、不喜歡的物品,會果斷地舍棄,不讓其占據寶貴的空間。
每一件留下的東西,都是經過審慎選擇的、真正喜愛且有用的。
一個邊界感清晰的人,在親密關系中,能給予對方足夠的尊重和自由。
不會以“愛”的名義,對你的生活指手畫腳,也不會讓你感到窒息。
和如此的人相處,是一種輕松和滋養。彼此獨立,又深度聯結。
7.主動解決問題
遇到麻煩,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抱怨,不是逃避,而是“怎么辦?”
像油污太重,會去研究哪種清潔劑最有效;收納空間不夠,會去學習各種收納技巧,或者自己動手改造。打掃衛生,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項目。
延伸出來,他們就是很會主動解決問題的人。
這樣的人,是團隊里的定海神針,是家庭里的主心骨。
無論遇到多大的難關,都會冷靜地分析局勢,找到突破口,然后帶領大家一起走出去。
8.超乎尋常的耐心與恒心
耐心,是忍受當下的枯燥和不適。恒心,即能為長遠的目標,持續不斷地投入。
處理頑固污漬。一塊陳年老垢,不是隨便擦擦就能掉的。需要用對方法,反復浸泡、擦拭、沖洗,可能要花上半天時間。這個過程,極度考驗人的耐心。
而日復一日的清掃,本身就是恒心的最佳證明。
這樣的人,無論對待事業還是感情,都有一種滴水穿石的韌勁。
不會因為一兩次的失敗就放棄,也不會因為暫時的看不到回報就氣餒。
所有美好的結果,都需要時間的醞釀和持續的耕耘。選擇和他們在一起,就是選擇了一種長期的、穩健的幸福。
9.對生活質感的追求
他們買東西,看重的是“好用”和“耐用”,而非“便宜”和“流行”。
比如一張木質餐桌,會定期打蠟;一把鐵鍋,會用心“養鍋”;
然后一件羊毛大衣,會妥善地清洗和存放。
打掃也好生活也好,都是精心的打掃和維護,讓物品保持在最佳狀態,延長其使用壽命,也提升了日常的使用體驗。
一個懂得欣賞質感的人,同樣懂得欣賞生活中那些不易察覺的美好。
他會帶你去一家味道正宗但門面很小的館子,會注意到清晨陽光灑在葉片上的光澤。能把平凡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充滿情趣。
10.刻在骨子里的責任心
責任心,是一個人立身之本。也就是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承諾負責。
自己的空間,自己有責任去維護。這種不推諉、不卸責的態度,就是責任心的最直接體現。
在任何關系中,責任心都是安全感的最大來源。
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不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不會在你們遇到困難時選擇逃避,給你一個可以依靠的肩膀。
正如電影《教父》里的那句臺詞:“一個不照顧家庭的男人,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男人。”
我們可以培養這個習慣嗎?難
如果你本身就很愛打掃家庭衛生的人,恭喜你,稱你一聲“人杰”也不為過。
但對大多數人而言,我們平時生活又忙又疲憊,打掃衛生這件事,都寧可放在最后一件事來做。
而讓一個不愛打掃衛生的人,養成如此的習慣,非常困難。這等于讓一個習慣了在泥潭里打滾的人,從此愛上白襯衫。
懶惰,是一種會上癮的東西。
它會分泌一種叫“安逸”的毒素,慢慢侵蝕人的斗志。
變勤快,就等于戒掉“安逸”這個癮。
其難度,不亞于戒斷任何一種生理上的癮。
從“想做”到“在做”,隔著一條無法逾越的天河。
需要強大的動機,和持續的正反饋。
而打掃衛生,恰恰是一件反饋周期極短,但又極易被忽視的事情。
干凈了,很快又會亂。
其中的挫敗感,足以勸退大多數人。
三個方法,讓自己也變成最佳好友、最優對象
當然,事無絕對。如果你也想成為別人眼中那個“值得深交”的人,不妨試試下面三個法子。
不必強求,只當成一個游戲來玩。
1.兩分鐘小事
任何一件可以在兩分鐘內完成的事情,立刻就去做。
比如,喝完水馬上洗杯子,脫下的外套立刻掛起來,回復一封不復雜的郵件。
不要求一下子把目光放在整個房間,但至少,可以從眼下就可以做的事開始。
2.出入平安
每次離開一個房間時,隨手帶走一樣不屬于那個房間的東西。
比如離開客廳進臥室時,把沙發上的書帶回書架。
養成一個自動歸位的好習慣。
3.每日重置
每天睡覺前,花15分鐘,把整個家恢復到初始狀態。
把抱枕擺好,把桌面清空,把椅子歸位。
讓新的一天,從一個清爽的環境開始。
等于是給打掃衛生,留一個好的心理狀態。
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就從手邊這件小事開始。
說到底,一個人居住的空間,就是他內心的樣子。
一個混亂的房間,對應著一顆混亂的心。
一個清爽的家,安住著一個清爽的靈魂。
審視你的房間,就是在審視你的內心。
當你開始掌控自己的房間時,你也就開始掌控了自己的人生。
身邊的人,也會自然而然向你靠攏。
朋友、愛人、家人、同事,自覺地為你叫好。
如孔子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政”在哪呢?要知道,“家政”也是“政”哦。
向內觀照自己,向外整理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