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名校畢業生涌向鄉鎮基層崗位,“上岸”之后怎么樣了?

名校畢業生上岸鄉鎮基層后怎么樣了

0
分享至





這兩年,考公、考編“上岸”成為一種理所應當的選擇。名校畢業生,甚至連曾經的高考狀元都涌向基層崗位,已經越來越算不上新聞。

但“上岸”之后,就是終點嗎?在縣城甚至鄉鎮工作的年輕人,如何面臨精英教育背景和基層經驗的沖突?他們看到的基層又是怎樣的?他們是否獲得了預期中的“穩定”感?

我們找到了四位年輕人,分享他們基層“上岸”之后的工作和生活體驗。他們分別在街道辦、政府外聘、教師編、事業編崗位工作,有人24小時待命,手機沒開消息提示就會失眠;有人給領導寫材料,曾經通宵手抄材料應付檢查;有人做鄉村老師連軸轉,看到鄉村是多么需要老師;也有人帶著“我的家鄉為什么不能像一線城市那么好”的理想主義回了東北老家。

以下是他們的講述——

文 |謝紫怡

編輯 |張輕松

運營 |小二郎

“成就感常常在一瞬間有,但又持續不了很久”

王文月 女 95后

海歸碩士“上岸”鄉鎮街道辦

一開始考回家鄉的體制內,就是我有些妥協的結果。

我本科學習的是小語種,之后去歐洲讀了一年制哲學碩士。2020年畢業趕上疫情,回國以后,求職不順利,父母和親戚也一直給我做思想工作,勸我考編考公。

我意識到自己并不向往一線城市工作,但如果回家發展,我這個專業,在家鄉很難有合適的崗位。于是也開始報名國考、省考。國考沒通過,省考成功“上岸”了,2021年底,我正式成了一個華北三線城市鄉鎮街道的基層工作人員。

報到的第一天,我們十幾個新人沒有直接去自己所屬單位,而是在別的部門跟崗學習,一待就是兩年多,整體來說比較輕松。2024年初,我回到歸屬的街道崗位,才真正開始了基層歷練。坦白說,我到現在都沒有完全適應這種環境。



▲一些年輕人“上岸”后,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圖 / 《故鄉,別來無恙》

剛去的時候,我就問同事,疫情期間大家是不是特別辛苦?他們說,那時每天做核酸、追“陽”,雖然累,但工作也單純,只需要負責這幾項就好。可能就是身體上的累,心理負擔還沒有那么大。現在不一樣了,大家各有分管的工作。“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所有的政策都要通過基層去落實。

我分管的領域,涉及的都是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工作,比如衛生健康、教育、水利、農業等。每天上班,我會列一個清單,把當天要處理的事情寫在本子上。我做得最多的就是報表。比如,上級部門發來隱患排查表,我們就需要發動社區和自己人沿街檢查,把隱患情況整理出來,再報過去。但因為上級有不同科室,要求有時存在重疊,也會導致重復報表的情況。

我們這個區下面有18個街道,我所在的街道常住人口約3萬,下面有七八個社區。每個社區的工作人員只有四五個——我的同事基本上都是40歲左右的姐姐們,基層單位,尤其是社區,女性比較多。大家要承擔來自街道,以及區里十幾個不同口子的具體工作,工作繁瑣程度可想而知。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的工作重點是環境衛生整治。因為這邊屬于老城區,很多老舊小區沒有物業,也意味著沒人管理衛生——基層的經費緊張,如果每個小區都雇傭環衛工,開銷會很大。日常的清潔,有小區志愿者維護,社區也會負責垃圾傾倒。如果遇上檢查,我們就一人拿一個掃帚,直接下到社區幫忙打掃衛生。

基層工作直接面對居民的訴求,需要具備一些群眾經驗。但有時會遇到蠻不講理的人,也很容易受氣。

我曾處理一位近80歲老太太的投訴,她堅稱樓上半夜有機器嗡嗡作響,“是一個車間”。我和社區人員上門協調,樓上鄰居反映他們家長期沒住人,不會有噪音,我們一起去家里看,證實也只是一個普通住宅。

我猜測,老人可能因獨居,神經有些衰弱,產生了幻聽。我們試圖安撫,但老太太完全不聽解釋,她先是威脅投訴我們,后來執意要在樓上安裝攝像頭。鄰居倒挺豁達,說老太太可以安,反正他們家不住人,電費、網費也是老太太自己出。因為這個事,老人不分晝夜地給我打電話,從早上6點到晚上9點,只要電話一響,搞得我都窒息,被折磨得也要神經衰弱了。

畢竟,我們幫居民解決事情,還是能收獲到一些幫助他人的正反饋。例如,我們推動解決了轄區爛尾樓居民的房產證問題。之前因為開發商不作為,居民雖然已經住進去了,但始終沒有合法產權。這件事被政府列為惠民工程推進,我們督促開發商完善手續,最終看到居民拿到“紅本”的喜悅,也收到他們送來的錦旗,這份滿足是實實在在的。

這種成就感常常在一瞬間有,但又持續不了很久。更多時候,我還會感受到一種無力。上級部門是我們的“甲方”,大部分的工作都需要基層去落實,但如果想要創新性開展一些工作會因為職能有限,有些我們想推動的事情最后不了了之。

我現在的狀態,基本是24小時隨時待命。我的手機不敢靜音,生怕錯過緊急通知——如果手機沒開消息提示,我晚上會失眠,會頻繁醒來查看有沒有通知。現在是雨季,也就是汛期。一到下雨天,我就擔心哪里會不會淹了,有沒有什么安全隱患。

前兩年的時候,我就在懷疑自己,為什么要回家,為什么要離家這么近?我被太多事情牽絆住了,有時候做夢都會夢到在歐洲上學的事情。我會一直翻之前拍的照片,看自己曾經發過的朋友圈,感慨那時是那么自由和無憂。



▲王文月在歐洲留學時居住的社區。圖 / 講述者提供

生活在這個熟悉的小城里,還有一些東西沒法避免——一旦進了體制內,女生就會面臨婚育壓力,家里首先就會給你介紹體制內的對象。這個圈子相當于固化了。

一開始我對于相親這個事情是非常抵觸的,后來我發現,跟父母抵抗的話,尤其同住一個屋檐下,難受的也是自己。不如就采用一種更迂回的方式:我可以去見不同的異性,至于見了以后成不成,那都是我說了算。

相親市場的男生們都比較自信,尤其體制內的男生,會有天然的優越感。有些男生在更高層級的部門工作,就會有種看不起基層單位的態度。之前一位相親對象對我說,“我跟你們大領導吃過飯”。我當時想,吃過就吃過,你跟我說是什么意思。他的潛臺詞大概想暗示——我連這位領導的面都見不著,但是他們可以在一個桌上吃飯。他可能預想著我覺得他好厲害,但我只是很冷漠地回了他一個“哦”。

這份工作畢竟是要干30年,甚至40年的,如果不去適應,難受的仍然還是自己,所以我一直在調節心態。有時候我都在想,現在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考試越來越卷,我都會慶幸早了幾年考上。當時我借著應屆生身份復習了半年,那時120~130分就可以進面試了,而今年都已經飆升到150分了。以我現在這個水平再去考試,我可能都得不到現在這份工作。

看到去年我們新招過來的兩個社工妹妹,兩人關系特別好,就讓我想到了之前在上一個單位的時候,也有幾位關系特別好的同事,每天也是形影不離。現在看著都有些恍若隔世了。現在大家都在不同基層單位工作,太忙了,我們見面機會很少,共同話題也慢慢變少了。

當然當越來越多年輕的、高學歷的人來到基層,我覺得大家是有機會被看見的。體制內的流動機制完善了很多,如果你能力突出、學歷優秀,組織是會考慮把你調到一個更匹配的崗位上。更何況,基層崗位學到的很多東西,都是將來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

剛上班那兩年,我的心態還是一個學生,到了這個單位以后,覺得自己不管是與人溝通,還是協調處事上,真的飛速成長。家里人也說,我沒有那么重的學生氣了,可能也是被工作磨的,做事方面也圓滑了一些。



▲王文月在挪威旅行看到極光。圖 / 講述者提供

“做個聘員,好像多少有點低人一等”

張華 男 34歲 歷史學碩士

“上岸”廣東街道辦外聘崗

在廣東工作的第三年左右,不知道為什么突然想回家了,回到那個珠三角的小城市。我開始關注本地招聘,剛好看到家這邊的街道辦招考,于是報名。那是由政府組織的外聘,一樣有筆試和面試,題型跟行測申論差不多,但難度會低很多,它是沒有編制的。

2019年,我順利考上,來到鎮街道辦的黨政辦公室。這份工作確實也只用待在辦公室,我們服務的對象是街道辦的一把手跟二把手(街道辦主任和鎮長),主要就是寫材料——領導們參加會議的發言稿由我們生產,包括他們一些日常活動的行程,都需要有人準備。

我們辦公室六七個人,只有三個人有編制。據我了解,整個鎮大概有2000多名政府工作人員,但有正式編制的大概只有1/10左右。原來越是基層,非編制人員的比例越大。我是廣東某211大學歷史專業的本碩畢業,很多同事都是大專或普通本科生。在這里,我是學歷最高的人,但學歷并沒什么作用。至少在基礎崗位,大家干的活都一樣。



▲有些時候,崗位越基礎,學歷優勢就越小。圖 / 視覺中國

說來也奇怪,雖然我不太喜歡這份工作,但發現這是自己很擅長的。寫這類文字,是我作為文史哲出身的強項。我幫領導寫發言稿時,就會考慮不同人的發言風格,把他們發音的語氣也加進去。一般來說,一個文稿是辦公室團隊協作的結果。我們會提前分好工,每人負責一部分,再修改完善。相處下來,我感覺同事們的文筆、待人處事的能力都比較強。

這份工作并不輕松,相當于是整個街道辦最忙的一個部門,跟網上說的“5加2”“白加黑”差不多。有很多會議要開,很多調研材料要交,手頭的活源源不斷。我們經常加班,通宵工作也試過。記得有一次,有上級部門來檢查,因為有些材料的存檔是有要求的,必須得手寫。我們六七個人,臨時寫會議紀要,抄了整整一晚上。

有時候,我會覺得這個工作不太有價值感。那次通宵,是為了應付檢查而做的表面文章。我們辛苦準備的材料,最后只是走了個過場。但基層人員不得不提前把所有的問題兜住,確保一切看起來準確無誤。

我們部門與領導接觸比較多,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升職的。當時辦公室有個年輕人,25歲不到,也是合同制聘員。他工作很賣力,經常跟在一個大領導身邊。不知道為什么,他常給人一種趾高氣揚的感覺,動不動就指揮我們做事,有很強的壓迫感。我不明白他才那么年輕,為什么身上會有一身這樣的習氣。

有沒有編制,也是天差地別。有編制的同事,收入幾乎是我們的一倍。在珠三角地區,剛畢業進體制內的人,年薪通常可以拿到20萬元,而我們當時到手是八九萬。更關鍵的是,有編制的人在職業發展上更有盼頭,他們有一套明確的晉升機制。而我們這些聘員,能當上辦公室主任就到頭了,怎么都走不出這個鎮。當時系統里的領導,都會勸我們早點考編。同事們也是年復一年地備考。

我報過幾次,但后面都提不起精力去復習,覺得太麻煩。在單位待了超過一年半,離職也是考慮到,做個聘員,好像多少有點低人一等。其實還是會有落差感,如果我是公務員的話,可能就不會辭掉這份工作了。

在家休息了幾個月,我又在當地人才網上,找到了一個中學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每天半小時,開車去旁邊鎮,主要工作內容是整理圖書,定期舉辦一些閱讀活動。學校食堂吃飯很便宜,10來塊錢。年薪8萬5000元左右,還有寒暑假,我覺得挺爽的。但后面因為那所學校從公辦轉民辦,工資降了1/3,一個月3000多元實在太少,我就離職了。

回望過去,好像我每一份工作都是干了不超過2年。剛畢業的時候在廣州,我在一家設計公司做文案策劃。工作半年,加班太厲害,就沒做了。后來,我去國企干了一陣子,辭職后,又在電影院做過一段時間檢票員。那之后,我還在一個民營博物館干了一年多,做文物有關的內容運營,那是和我專業相關度最高的工作。

現在想起來,最讓我有激情的工作是在電影院。一個月2500元,什么都不用考慮。站在檢票口就檢票,上班就是傻樂。同事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很多時候下班,大家就留下來看電影。那是疫情前,電影市場算蓬勃,我們看過很多爆米花電影,純粹當一種消遣。在放映室里面為觀眾準備電影的感覺也特別好,跨年那天,我放《地球最后的夜晚》,電影院都滿座了。

在那里,身心是完全放松的,熬夜也不會不開心。我從一個很開心的地方下班,第二天也是去喜歡的地方上班,自然不會覺得辛苦。當然,我無法不看見現實,一直維持這種低收入狀態也不太對勁。不舍地離開電影院后,那份博物館工作,雖然工資能拿到1萬多元,但因為我和老板不太對付,最后也沒干太久。



▲張華凌晨12點半從電影院下班。圖 / 講述者提供

可能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努力的勁頭都花了七七八八,工作上就厭倦了太拼和太累。我們這個專業,大家比較好的去處,一般是在中學當老師。高考后,我不想再回到那個環境里面,所以一直也沒有往當老師的方面考慮。

在街道辦的最后一段時間,剛好到了疫情,很多時候要連夜搭帳篷,建核酸檢測點,去收集各個社區居委會的工作進程,把這些信息整理成工作簡報,匯報給區政府。那時需要很多防疫物資,過了晚上12點,我們還留在街道辦政府,等貨車一車一車把物資運過來,然后在現場組織分發。

爸媽也看到我工作挺累的,也能接受我辭掉那份穩定的工作。確實到了需要休息的時候。現在,我在本地一家民營企業做行政。沒什么前途,只是混一份工資的。我們只有單休,周末基本睡一天過去了。每天晚上睡前,我會刷一些貓貓狗狗的抽象視頻。以前還會半夜打switch游戲,現在連熬夜的精力都沒了。

我的精神生活還算活躍。身邊那些已經結婚的哥們,都比較難再出來聚了,但我還有很多通過社交媒體認識的朋友。我會去廣州、深圳看livehouse,今年就聽了平澤進、戶川純、Sea Power、生祥樂隊的演出。如果等到雙休,我會再請一天假,去附近短途旅游,放松一下心情。

也許我回家太早了,感覺好像荒廢了一部分人生。可能受爸媽影響太大,他們老是盼著我回來,我又很容易妥協。如今快到35歲,考公務員的機會越來越渺茫,我也不想考了。說實話,年齡越大,找工作也越困難。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放棄,但我內心一直挺向往大城市的生活。也許有一天我會去上海呢,未來的事,這也說不準。



▲張華看生祥樂隊演出,《菊花夜行軍》講述的就是青年返鄉。圖 / 講述者提供

“畢竟我也看到,鄉鎮有多么需要老師”

沐蕓 女 27歲

從建筑企業考到縣城教師編

第一天來到鄉鎮,我就被住宿環境整哭了。分配給老師的屋子算大,但條件十分簡陋。一進去是水泥地,屋頂板子上蓋的是瓦。房間里只有一張光禿禿的床,配上桌子、柜子,再就是廁所。太久沒人打掃,一只很大的蜘蛛在我面前跳來跳去。

2024年,是我考回縣城教師編的第二年,按照慣例,新老師要去下面的鄉鎮支援一年。我申請的是我老家,但還是被“調劑”到了一個從沒去過的地方。那是我第一次住平房,最無奈的是,第一周就趕上下大雨,屋頂漏雨,晚上睡覺時我被淋醒了,聽見滴答滴答的聲音。被子也受潮了,我咳嗽了一晚上。

我教小學二年級,和另一個老師包一個班。我既是語文老師、班主任,也是他們的美術、音樂和勞動老師。老師們要面對無止境的公開課、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還有各種形式主義的檢查。每到周末,我回到縣城,都感覺身心俱疲。

我完全不知道當老師這么辛苦。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我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嘛。我在武漢念書,當時建筑工程專業還是學校的王牌專業,就業面比較廣,同學們有到施工單位的,也有到設計單位的。我做甲方的招標工作,很快就覺得生活很重復,有種想跳出去的沖動。自己一直有當老師的夢想,于是一邊工作一邊備考,這才考上了。

在鄉村支援這一年,最忙的時候,我每天都滿課,相當于從星期一開始,每天上午上4節課,中午帶學生去食堂吃飯,再帶他們午托,下午再上3節課,帶他們晚托,然后再放學。這還沒完,家長們每天都有各種事情找老師,我都得服務到底。



▲圖 / 《山花爛漫時》

農村地區的留守現象比較嚴重。很多孩子的爸爸媽媽出去打工,學生由爺爺奶奶照顧。由于文化水平和認知程度的差異,有時會導致一些溝通問題,讓本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變得棘手。

有一次,一位學生家長在微信上問我,“孩子的下巴在哪里磕的?”我有些懵,因為放學前,我檢查學生一切都正常。隨后家長帶著情緒說,孩子在交作業的時候摔倒磕傷了。我心里一涼,心想,學生在學校什么都沒說,家長知道后就質問我,這明顯是來找茬的。學校規定不許帶零食進校,一位爺爺也在群里問:“我看到別的孩子都帶了吃的,為什么我的孫子不能帶?”

我覺得比較耗費心力的是,家長們不管學生的行為習慣、性格養成,只管孩子在學校里面有沒有受欺負,有沒有攀比。天天就是,“老師,孩子的筆掉了”“老師,我的孩子東西不見了”“老師,某某小朋友把我家孩子撞傷了”……我們每天都要為這種事情扯皮拉筋。

為了減負,學校規定一二年級不能布置作業、也不能考試。在縣城教書的時候,我還是會叮囑一下,如果學生家長買了資料,孩子在家自行復習,我可以幫忙檢查。但到了鄉村,情況就不一樣了。每到晚上,就有家長在群里在扯皮,說現在作業怎么都要家長提供了。最后,干脆全班都不做任何作業了。當然,這個壓力也轉移給了老師,家長不用管孩子學習,但希望孩子在學校出成績,出好成績。

有時候我會覺得,教師這個職業的社會地位似乎不如從前了,甚至有些“卑躬屈膝”的感覺。我倒也沒有后悔。記得第一年考上教師編的時候,心里有一種恐懼,覺得自己一旦失業,可能就再也找不到工作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那種焦慮感消退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忙碌。畢竟我也看到,鄉村有多么需要老師。

如果我當時考一個事業編,當公務員,會不會更加舒服一點?但普遍意義上說,如果每個人都覺得體制內的工作很清閑,可以“躺平”,這應該是一種幻覺。事實上,根本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養老”和躺平。



▲圖 / 《山花爛漫時》

“每天見到一些生活情況不那么好的人,心里難免會有難過”

三街水怪 男 27歲

211建筑專業“上岸”東北縣城事業編

回到縣城之后我發現,近些年在縣城體制內的年輕人學歷分布有些極端,既有985、211的本碩,也有一部分畢業于大專院校。大家拿著一樣的工資,做著一樣的工作。

起初我以為是公務員考試的公平性使然,但后來才發現,真正的原因在于專業的不同。縣城體制內學歷較高的基本以風景園林、建筑、土木工程、生物工程等就業困難的專業為主。

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2022年,我從西南交通大學建筑學專業畢業,進入成都國企設計院工作。行業正在走下坡路,身邊工作了3~5年的同事,隨著能力的提升和經驗的積累,加班越來越多,收入卻越來越少。這種情況徹底讓人失去了信心。



▲圖 / 視覺中國

既然沒法實現財富自由,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公務員或事業編,是能讓人在工作外實現時間自由的職業。只有擁有時間資本,才能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于是,我決定在職備考事業編。剛好看到老家在招錄,我報考了一個專技崗,最終在2023年末考回家鄉。

我進入體制內之后從事的主要工作內容是防返貧監測(屬于鄉村振興)——經過國家幾年脫貧政策,從前的貧困戶的生活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但對于那些生活仍然可能存在困難的脫貧戶或監測戶,我們會提供一些幫扶政策。

比如,如果他們出去打工,政府會報銷車票;如果他們有孩子上學,政府會發助學補貼。政府也會開發一些公益性質的崗位,雇傭那些沒有勞動技能的人做一些簡單的工作,像森林防火、鄉村道路的輔助管理。總之,我們會負責農戶的“三保障”(義務教育保障、基本醫療保障和住房安全保障)和飲水安全。如果村民家里遇到什么問題,我們都會盡力去幫忙解決。

我們縣有16個鄉鎮,近6萬名農戶,幾千名脫貧人口。每個鄉鎮,都會有專門負責的工作人員和村書記。

我們的工作方式主要是下鄉走訪,到農戶家查看實際情況。一方面,村里的工作人員更熟悉這片土地,會幫助核實農戶收入和生活狀況;另一方面,國家建立了防返貧監測系統,如果某戶出現大額支出(比如做手術),我們收到預警,也會去核查農戶是不是面臨生活困難。我們每天都要填表格、整理材料,以便為農戶發放各種補貼。



▲三街水怪拍攝的東北農戶家庭 。 / 講述者提供

這份工作很有意義,每天接觸自己的家鄉人,對他們提供幫忙,像是對故鄉縫縫補補的外科醫生,只是每天見到的是一些生活情況不那么好的人,心里難免會有難過。

我曾遇到一位獨眼的老奶奶,她的另外一只病眼被挖去,始終沒有安裝義眼。望著她空洞的眼眶,只看見類似蛛網般已經愈合的人體組織。我問她為什么不去醫院繼續手術安裝義眼,政府能夠為她報銷大部分手術費用。她回答說,即使報銷,她也要花一些錢。更何況,她已經80多歲,每天只在自家的院子里活動,有沒有義眼對她的生活不會有任何改變。“活不了多少日子,就沒必要折騰了。”

我從小生活在縣鄉,做這份工作后,才真正走進家鄉的農村。最遠的村子,我們開車要兩個半小時。有些聚落之間隔著山,翻過崎嶇的山路,還要走窄窄的水泥橋。生活在這里的農民,總體上都比較樂觀的。村里的老齡化比較嚴重,很多人一輩子可能沒有去過太遠的地方,一直守護著他們種的玉米、藍莓、榛子、人參、大米。

那些比較貧困的人,有些是靠種玉米為生的農民。有一天,他可能摔倒了,去醫院檢查后發現自己患病,或者哪里受了傷。一旦生病,他就無法繼續種地,也就失去了主要的收入來源。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就會采取一系列幫扶措施。比如會幫他把土地租出去,這樣每畝地大概會有幾百元的收入,可能還會有一些產業分紅。此外,他還可以申請低保,看病也能報銷大部分醫藥費。

體制內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當你身處其中的時候,不僅要面對服務對象的問題和矛盾,還有不少來自上級的壓力。行政單位一層一層下來,從中央到省級,再到市級,再到縣級,再到鄉鎮,最后到村,每個層級看到的東西不一樣,信息差不一樣,職責也不一樣。

我所在的縣城體制內,一般年紀大的人文化程度不高,年輕人相對好溝通一些。雖然在這里沒有很明顯的學歷被浪費的感覺,但專業技術和思維模式卻無法施展。

有時遇到工作上的問題需要解決,我傾向于依靠政策,公事公辦,把問題攤開,大家一起討論,找出符合邏輯的解決方法。但有些人從小接受的社會規則就是靠人情,通過請客喝酒拉關系等私人手段來避開問題。相比之下,我有時會被認為是社會化不夠,做事太死板了。



▲圖 / 《縣委大院》

基層的問題確實比較麻煩,很多時候看似簡單的事情,背后卻相互交錯,就像是一團糾纏在一起的麻繩。以前我會把事情想得比較簡單,少年心氣更多一些。現在看到了更復雜的問題,心氣的確有些被消磨。或許很多問題只有去了更高的平臺,比如省廳,才能看見答案。

從小我就聽父親叮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祖祖輩輩用勤勞和苦難托舉出道路。我來到大城市,明明有機會通過奮斗,更好地扎根下來,但我還是回家了,我想,為什么一定有“人上人”,我的家鄉為什么不能和一線城市一樣好?

我有在社交平臺經營自己的自媒體賬號,聊一些專業、工作和青年成長,和相隔千里的朋友交流,這讓我感覺自己并沒有那么孤獨。我一直希望自己讀書、寫作、工作,不是為了做“人上人”,而是為了這個社會上,沒有“人上人”。

從成都回到東北,路過小時候生活的鄉鎮。看到縣政府廣場上有一座矗立了幾十年的雕像,名字叫做“崛起”,如它的名字一樣,高聳的紅色不斷向上生長,想要沖破天空。這種生長是曲折卻又持續不斷的。那時我就相信,以后在這兒,我會做很多事情,為自己的家鄉帶來很多改變。



▲圖 / 講述者提供

(文中講述者均為化名。)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不容易,中國殲10CE戰機終于成功拿下第二個客戶!

不容易,中國殲10CE戰機終于成功拿下第二個客戶!

柏林觀察
2025-07-04 21:54:56
降了!價格跌了40%!

降了!價格跌了40%!

在鄂爾多斯
2025-07-06 19:40:57
市值巔峰超百億,“一代超市王”人人樂正式退市摘牌!曾與沃爾瑪“硬碰硬”,如今連續虧損4年慘淡收場

市值巔峰超百億,“一代超市王”人人樂正式退市摘牌!曾與沃爾瑪“硬碰硬”,如今連續虧損4年慘淡收場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07 01:00:17
云南遭貨車碾壓小孩已經死亡,監控顯示孩子在燈光下玩累了才躺下

云南遭貨車碾壓小孩已經死亡,監控顯示孩子在燈光下玩累了才躺下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07-06 16:23:17
女子遭同學設套被騙千萬,一家五口留四封遺書自殺

女子遭同學設套被騙千萬,一家五口留四封遺書自殺

觀威海
2025-07-06 12:37:15
當年為救錢學森,中國付出了什么代價?籌碼大到讓美國無法拒絕!

當年為救錢學森,中國付出了什么代價?籌碼大到讓美國無法拒絕!

可樂88
2024-04-15 09:01:57
為何很多女性如此渴望性生活?無非是這4個原因,男性也無需害怕

為何很多女性如此渴望性生活?無非是這4個原因,男性也無需害怕

特約前排觀眾
2025-07-02 07:18:22
剛剛確認!央視今晚轉播

剛剛確認!央視今晚轉播

AHTV第一時間
2025-07-07 12:20:28
籃協真是毀人不倦!剛剛造出來的新星又要毀了嗎?

籃協真是毀人不倦!剛剛造出來的新星又要毀了嗎?

田先生籃球
2025-07-06 12:30:15
吳鎮宇姚笛酒店親密照曝光不像演的,網友夸很有意思畫面感滿滿

吳鎮宇姚笛酒店親密照曝光不像演的,網友夸很有意思畫面感滿滿

娛樂小丸子
2025-07-05 10:11:59
農村的攀比心能有多重?網友:買輛車恨不得昭告天下,宴請群臣!

農村的攀比心能有多重?網友:買輛車恨不得昭告天下,宴請群臣!

特約前排觀眾
2025-04-07 00:10:03
廣州早茶“天花板”白天鵝,238元早茶+小炒套餐,嘆:最便宜一次

廣州早茶“天花板”白天鵝,238元早茶+小炒套餐,嘆:最便宜一次

珊姐姐
2025-07-07 10:10:52
湖南氣象臺否認限報39度:水溫地溫車溫都不是標準的氣溫

湖南氣象臺否認限報39度:水溫地溫車溫都不是標準的氣溫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07-07 00:07:17
2025年高考:張雪峰預判今年考生將扎堆報考這5大專業

2025年高考:張雪峰預判今年考生將扎堆報考這5大專業

妮子說美食
2025-07-06 08:09:28
炸裂!被按摩師脫內褲摸隱私部位30分鐘,女子回家之后才報警

炸裂!被按摩師脫內褲摸隱私部位30分鐘,女子回家之后才報警

蝴蝶花雨話教育
2025-05-07 04:40:03
守不住了!蘇梅告急,5國雇傭兵殺入包圍圈,俄軍已經不能再忍了

守不住了!蘇梅告急,5國雇傭兵殺入包圍圈,俄軍已經不能再忍了

小笛科技
2025-07-06 18:20:16
菲律賓防長要求中國:放棄核武器

菲律賓防長要求中國:放棄核武器

頭條爆料007
2025-07-05 19:20:20
中國女網獨苗!36歲張帥5小時內連戰2場 搭檔世界第1殺入溫網8強

中國女網獨苗!36歲張帥5小時內連戰2場 搭檔世界第1殺入溫網8強

風過鄉
2025-07-07 08:03:25
臺軍在知名“黃漫”網站征兵,后者緊急聲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腦黃但心紅

臺軍在知名“黃漫”網站征兵,后者緊急聲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腦黃但心紅

不掉線電波
2025-07-07 07:35:56
媽媽認證磕糖,和陳夢親密互動,帥哥曝光,小4歲,帥氣,身高184

媽媽認證磕糖,和陳夢親密互動,帥哥曝光,小4歲,帥氣,身高184

東球弟
2025-07-07 11:00:18
2025-07-07 15:07:00
每日人物 incentive-icons
每日人物
提供精彩生動的原創人物報道
3758文章數 336591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教育要聞

勿忘國恥銘記歷史

頭條要聞

特朗普發長文抨擊馬斯克成立"美國黨" 馬斯克回應

頭條要聞

特朗普發長文抨擊馬斯克成立"美國黨" 馬斯克回應

體育要聞

不會再有第二個,快樂又偉大的托馬斯-穆勒

娛樂要聞

娜扎與張云龍戀情曝光后 粉絲為何擔憂

財經要聞

外賣大戰補貼升級:能持續多久?

科技要聞

“沒見過這么大場面”!外賣大戰補貼升級

汽車要聞

據說新款問界M7長這樣?售價水漲船高?

態度原創

藝術
房產
游戲
公開課
軍事航空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房產要聞

容積率1.0,這可能是海口近三年最猛的一塊地!

400元大作淪為1美分清倉,備受期待變成年度渣作,終于官宣停運了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軍事要聞

加沙停火首輪間接談判無果而終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江市| 涿州市| 崇阳县| 古浪县| 南投县| 香格里拉县| 忻城县| 阳高县| 秭归县| 栖霞市| 红桥区| 长治市| 临泽县| 封开县| 平乐县| 宜宾市| 青川县| 德州市| 连城县| 安吉县| 石楼县| 嘉义市| 越西县| 宜都市| 固阳县| 博白县| 栾川县| 迁西县| 噶尔县| 奉新县| 宁波市| 临夏市| 德阳市| 金川县| 上高县| 陆良县| 阜城县| 梁河县| 三明市| 保德县| 溆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