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中國商務部突然官宣:歐盟白蘭地“被征稅”了,反傾銷稅最高34.9%。這場針鋒相對的“出手”,其實背后有太多門道。外頭人看熱鬧,行內人看門道。大家都在問:為什么這次中國反應這么快、這么狠?
一切的導火索,居然還要從越南說起。
很多人沒注意,越南最近吃了個大虧。
7月剛過,美國突然加速貿易談判,和越南火速簽了一份新協議。所有“通過越南轉口”的中國商品,去美國都要被征40%關稅。
用美國的話說,這叫“精準打擊中國企業利用第三國套利”。
其實,這一步美國醞釀很久了。拜登政府去年就盯上越南這個轉運樞紐,結果今年特朗普回歸競選,主張把關稅再往上提,最高威脅要到70%。而且“關稅大限”日期,原定7月9日,特朗普又突然提前到7月4日。各國談判代表的頭發都快愁白了,越南反應最快,但也是第一個“踩雷”。
大家以為越南借著中美縫隙撈好處,結果發現只是美國的“敲門磚”。中企受損,越南自己也沒落著好。誰配合美國針對中國,誰第一個成犧牲品。
中國看得太明白,這一次,吃過越南的虧,絕不會再忍。等你出招,咱就提前防御。特朗普在美國磨刀霍霍,中國商務部直接搶了個時間差:歐盟還在猶豫,中方4日就對歐盟白蘭地落了板斧。這種速度和針對性,讓歐洲同行措手不及。
要說白蘭地,這背后水很深。法國白蘭地尤其是干邑白蘭地,世界出名。中國市場對法國酒莊來說,是“生命線”——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進口的歐盟白蘭地中,90%以上來自法國,保樂力加、軒尼詩這些巨頭一年能靠中國市場賺全球銷售額的近10%。
現在加上將近30%的反傾銷稅,等于直接卡了產業鏈脖子。這一刀,夠法國人痛到骨子里。
說起這次歐盟怎么惹禍的,不能不提那場“加征中國電動車關稅”的鬧劇。歐盟內部27國,只有10國真正同意,德國直接反對,西班牙、比利時一大堆干脆棄權。本以為大家一條心,誰知臨到表決,各懷心思。
其實,法國一直沖在前頭,德國則冷靜得很。德國車企老板明白,這一代新能源競爭,靠的不是關稅,而是技術和供應鏈。中國汽車產業鏈完整、創新活躍,市場還巨大。德國要想升級,不和中國合作,根本沒法干。
偏偏歐盟機制就這樣:反對票總人口沒到65%,提案照樣過。法國人如愿了,卻把德國人和一票搖擺國家都“架”在火上烤。西班牙在中國“白蘭地裁決”后都開始呼吁冷靜,別把貿易戰玩大了。
中國的反擊,看起來像白蘭地,實際上一擊斃命,目標鎖定法國,更把歐盟內的分歧放大了。
中國這波操作,并不止于白蘭地。幾乎同一時間,商務部還宣布對歐盟、英國等三十多個國家的不銹鋼產品繼續征收反傾銷稅。與此同時,中方在認真研究是否要提高大排量進口燃油車的關稅,這幾乎是直奔德國去的。
你會發現,中國打的牌很講策略。先用白蘭地敲打法國,給德國人壓力,再通過不銹鋼制裁增加籌碼,最后留下汽車關稅這張牌懸在半空。誰想繼續跟美國聯手遏制中國,自己先掂量掂量代價。
更絕的是,商務部還給了歐盟一個“緩沖期”。原本白蘭地調查結果4月就能出來,但中國主動延長調查到7月5日,給了對方談判時間。結果歐盟自己點火,結果自食其果。
說白了,中國這波操作,就是“殺雞儆猴”。先拿越南教訓警告所有想薅中國羊毛的國家,再對歐盟果斷亮劍,釋放信號:配合美國壓中國,沒有豁免,反倒最先倒霉。
過去中國面對這種局面,選擇更多是忍讓。畢竟經濟體量還沒到能硬剛的地步。現在不一樣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龍頭,再被動可就對不起自己了。
這背后還有更大的變化。現在貿易桌上,已經很難有純生意了。每一項商品,每一筆訂單,都有了政治標簽。法國酒莊、德國汽車、甚至越南出口紡織品,只要牽扯到中美、歐美關系,隨時能變成棋盤上的籌碼。
美國打的算盤也不復雜。關稅一刀切,嚇唬盟友“你們別想占中國便宜”,還要逼各國在全球供應鏈里站隊。越南一著急,剛答應了美國條件,立馬就挨了中方反制。歐盟其實比誰都清楚,加入對華限制、制裁隊列,遲早有更大動作等著自己。
值得玩味的是,中國這次打了招呼,但門沒焊死。白蘭地案中,中方接受了部分歐盟企業的價格承諾,符合條件就能免稅。商務部公開表態,隨時愿意通過對話解決分歧。
這是自信。有談判余地,有還手能力。真正能贏得尊重的,向來是實力。
事實已經證明,單靠保護主義、關稅壁壘,并不能擋住中國制造的步伐。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榜上,中國品牌牢牢占據頭部,哪怕歐盟加關稅,也只能短暫延緩節奏,擋不住中國品牌進入歐洲市場的趨勢。
眼下,全球供應鏈還在“新冷戰”陰影下動蕩。中國的反擊,看似只針對法國、歐盟,實則向全世界展示了態度和底線。誰損害中國利益、出賣中國換取關稅豁免,都會被反制。過去被動挨打的階段已經過去了。
美國提前宣布關稅,盟友們一邊擔心被“割韭菜”,一邊又不得不考慮中國市場的體量。歐盟本想用汽車關稅壓中國,沒想到自己最值錢的酒類、鋼鐵、甚至將來豪華車,都隨時可能成為反擊的對象。
貿易戰拼到今天,靠嘴炮、靠表態都沒用。有實力,才有回旋余地。中國這次面對越南的前車之鑒,沒有再退讓,而是用“多線協同”的操作,把時間差用到了極致。
這一仗,表面上看是白蘭地的征稅,背后卻是大國力量對決的投影。越南的虧,中國絕不會再吃;歐盟的自作主張,正迎來后坐力;所有還在觀望的國家,都得想想,站隊到底值不值,和中國的生意還做不做。
貿易牌桌越來越熱鬧,每個人都要掂量自己的底牌。曾經的忍讓,已經變成堅決的防線。中國的新姿態,是不容小覷的現實。
未來會怎樣?很簡單——誰想借著美國牟利、損害中國利益,準備好付出代價就行。
參考文獻:
央廣網2025-07-03《商務部: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手段達成交易》
南方網2025-07-05《商務部:中方愿意通過對話磋商解決貿易摩擦》
央廣網2024-08-29《商務部回應“提高大排量燃油車關稅”:將按工作程序認真研究業界和專家的意見建議》
環球時報2024-10-04《5國反對,12國棄權,歐盟加征關稅內部分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