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報道,美國對等關稅寬限期進入倒計時,特朗普宣布將從4日起向170多個國家發送關稅通知函。這一舉動瞬間引發全球關注,特朗普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特朗普這“最后通牒”,其實又是他那“極限施壓”手段的老套路。他老早就嚷嚷著要跟各國達成貿易協議,可心里又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想保留一定關稅。就拿和越南達成的協議來說,美國對越南商品加征20%的關稅,而越南對美卻零關稅,市場完全開放,這可太符合特朗普“美國優先”的想法了。
港口(資料圖)
特朗普一直堅信,美國跟其他國家達成的協議,必須得對美國更有利,他眼里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對等協議”。為啥呢?因為只有這種“不對等”的協議,才能讓他在媒體面前風光無限,感覺“美國又贏了”。他這次直接給各國發函,可不是真打算跟大家撕破臉,只是想逼大家讓步。就像他前兩天還怒斥“日本這么缺米卻不買美國大米”,還威脅要對日本加征30%-35%的關稅,底線也是對日本所有商品加征10%關稅,同時保留對汽車的25%關稅。
還有歐盟,美國和歐盟在關稅談判上一直僵持不下。歐盟僅愿接受10%基準關稅,可美國還要求歐盟開放農業市場,雙方談不攏。特朗普這么一搞,就是想通過這種強硬手段,讓歐盟這些國家趕緊妥協。
7月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特朗普心心念念的“大而美法案”。這法案可不得了,它旨在減稅、增加政府開支并提高債務上限。這法案通過,就像給特朗普打了一劑強心針,讓他在關稅問題上更有底氣強硬起來。
之前特朗普還在關稅問題上有點瞻前顧后,畢竟國內各方利益也得平衡。可現在“大而美法案”在國會以微弱優勢過關,他腰桿一下子就硬了。他很可能不再考慮延長關稅暫停期,而是直接把關稅加上,逼其他國家就范。這法案通過,意味著特朗普在國內的影響力依舊強勁,也讓他能更好地在國內外布局聯動,在關稅問題上更堅決地推行自己的主張。
特朗普說要給170多個國家發函,這里面卻唯獨沒有中國。為啥中國是例外呢?那是因為咱們中國有實力,也有底氣。之前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摩擦,中國果斷反制,讓美國看到了咱們維護自身利益的決心和能力。
中國對美國的強硬態度,讓美國不得不有所顧忌。在貿易談判中,中國始終堅守底線,不卑不亢。咱們可不是那些能被美國隨意拿捏的國家,咱們有龐大的市場、完整的工業體系,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據重要地位。美國要是真對中國亂來,自己也得承受巨大損失。所以特朗普這次搞“最后通牒”,也知道中國不是那么好惹的,只能把目標轉向其他國家。
歐盟(資料圖)
面對特朗普這“最后通牒”,各國反應不一。歐盟這邊,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強勢表態,歐盟還是希望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但要是談崩了,肯定會堅決反制,保護歐洲經濟,所有應對手段都在考慮之中。之前歐盟就曾對美國的關稅威脅進行過反制,這次也不會輕易屈服。
日本呢,特朗普威脅要對其加征高額關稅,可日本首相石破茂也回應稱要用貿易維護國家利益。日本作為美國最大的海外投資國,為美國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要是美國真對日本下手,日本也會減少對美投資,雙方都得掂量掂量。
印度也劃出了“紅線”,表示在農業和乳制品問題上不會讓步。還有英國,已經接受了美國10%的關稅,算是達成了協議。越南接受了20%的關稅,在這170多個國家中,部分國家可能因為自身經濟實力較弱,急于和美國達成協議,會選擇妥協;但像歐盟、日本、印度這些有一定實力和影響力的國家,肯定不會輕易就范,后續全球貿易局勢必將更加復雜。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單方面設定“對等關稅”,跳過談判步驟,對全球貿易體系沖擊巨大。那些財政實力弱的國家談判風險增加,全球貿易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未來,這些國家是會在特朗普的“最后通牒”下紛紛妥協,還是會聯合起來對抗美國的霸權關稅,全球貿易局勢究竟會走向何方,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場由美國挑起的貿易風波,還遠遠沒有結束,它將繼續深刻影響著全球經濟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