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及時獲得更多實戰技巧、市場觀點和機會提示!
制冷劑是用于制冷系統的化學物質,廣泛應用于空調、冰箱等設備中。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制冷劑行業正經歷從傳統氟利昂類向環保型制冷劑的轉型。2025年1-6月,主流制冷劑價格同比上漲19%-56%,行業毛利潤高達3.5萬元/噸,較去年同期增加超1萬元/噸。一起梳理一下受益的制冷劑核心龍頭股!
一、第三代制冷劑配額絕對龍頭
巨化股份(600160.SH)
- 核心地位
第三代制冷劑全球龍頭,國內配額占比37.86%(29.98萬噸/總配額79.19萬噸),二代制冷劑配額占比23.79%,行業集中度提升后議價能力顯著增強。
- 業績表現
2025年Q1凈利潤8.09億元(同比+160.64%),毛利率28.42%;制冷劑均價持續上漲,R32、R134a等產品價格同比漲幅超45%-66%。
- 技術壁壘
國內唯一擁有四代制冷劑(HFOs)量產能力的企業,現有產能8000噸/年,計劃新增5萬噸產能,混配技術領先。
- 核心地位
三美股份(603379.SH)
- 核心地位
HFC-134a制冷劑市占率國內第一,二代制冷劑配額占比10.76%,三代制冷劑產能覆蓋R32、R125等主流品種。
- 業績表現
2025年Q1凈利潤3.69-4.28億元(同比+139%-178%),毛利率46.7%;投資15.7億元擴產HFO-1234yf(四代制冷劑)。
- 戰略布局
綁定汽車空調客戶,海外市場拓展加速。
- 核心地位
永和股份(605020.SH)
- 核心地位
氟碳化學品單質產能19萬噸/年,第三代制冷劑配額占比穩定,混配制冷劑技術成熟。
- 業績表現
2025年Q1凈利潤9100-1.03億元(同比+144%-177%),毛利率提升至35%以上;印尼基地建設降低海外成本。
- 核心地位
二、第四代制冷劑技術領跑者
昊華科技(600378.SH)
- 技術優勢
國內四代制冷劑(HFOs)研發領先,產品覆蓋HFO-1234yf、HFO-1233zd等,配套汽車空調及商用制冷領域。
- 產能規劃
2025年新增四代制冷劑產能2萬噸,與跨國車企合作推進替代進程。
- 技術優勢
巨化股份(二次提及)
- 協同優勢
四代制冷劑與三代混配技術同步推進,形成“綠色低碳”產品矩陣,滿足國際環保法規升級需求。
- 協同優勢
三、產業鏈整合型龍頭
東陽光(600673.SH)
- 區域壁壘
華南唯一完整氯氟產業鏈,第三代制冷劑配額6萬噸(國內第一梯隊),綁定格力、美的等頭部客戶。
- 成本控制
自備氫氟酸產能,原材料自給率超60%,抗周期能力突出。
- 區域壁壘
金石資源(603505.SH)
- 上游卡位
國內螢石資源儲量占比超20%,制冷劑核心原料氫氟酸供應穩定,成本優勢顯著。
- 上游卡位
四、高彈性潛力標的
- 濱化股份(601678.SH)
制冷劑上游原料環氧丙烷龍頭,2025年Q1營收同比+94%,受益于制冷劑擴產潮。
- 國新文化(600636.SH)
二代制冷劑R22產能4.5萬噸,重組轉型預期下估值修復空間大。
五、行業趨勢與投資邏輯
供需格局優化:
- 供給端
二代制冷劑配額持續削減(2025年同比減少4.99萬噸),三代制冷劑配額集中于6家龍頭(占95%以上),行業CR3超50%。
- 需求端
空調/汽車/冷鏈需求增長+海外高溫天氣刺激,2025年全球制冷劑需求預計增長8%-10%。
- 供給端
價格上行周期:
R32、R134a等產品價格較年初上漲12%-45%,Q2空調排產同比增9%-15%,長協價持續上調。
技術迭代紅利:
四代制冷劑(HFOs)滲透率提升,2030年全球市場規?;蜻_150億美元,國內龍頭技術儲備決定長期競爭力。
潛在風險:原材料螢石價格波動、海外貿易壁壘、技術替代不及預期。
風險提示:文中觀點涉及標的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關注我及時獲取更多炒股干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