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mym17801
許多患者長期受步態不穩、平衡障礙困擾,西醫診斷為"小腦萎縮",但中醫認為,這類問題多與腎精虧虛、髓海不足相關。
腎主骨生髓,若腎精虧虛,髓海不充,腦失所養,便會引發平衡失調;加之氣血不足,四肢失養,癥狀更易加重。通過填精補髓、益氣活血的思路調理,往往能取得顯著效果。
案例:
曾接診一位58歲男性患者,步態不穩3年,逐漸加重,需扶墻行走。西醫檢查確診為小腦萎縮,治療效果不佳。患者還伴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夜尿頻多、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辨證分析:
舌淡少苔、脈沉細:腎精虧虛,髓海不足
步態不穩:髓海不充,平衡失調
頭暈耳鳴:腎精不足,腦失所養
腰膝酸軟:腎虛骨弱,筋脈失養
調理思路:
填精以補髓海,益腎以強筋骨,兼以益氣活血。
選用益腦平衡療法:
填精補髓: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
益腎強筋:杜仲、牛膝、桑寄生
益氣活血:黃芪、當歸、雞血藤
開竅益智:遠志、石菖蒲
效果反饋
患者服藥三月后,步態較穩,可短距離獨立行走。調整方劑繼續調理,最終平衡能力明顯改善,頭暈腰酸癥狀減輕,夜尿次數減少。
為何此方有效?
腎精虧虛是根本:精虧髓減,腦失所養,需填精以補髓
氣血不足是關鍵:四肢失養,運動失調,益氣可助血行
標本兼顧:補腎藥與活血藥并用,既治本又治標
提示:小腦萎縮需長期調理,建議配合康復訓練。若癥狀加重,應及時就醫復查。
(本文僅供參考,具體用藥請遵醫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