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吉安 攻堅有我》特刊之吉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聚力攻堅擔使命 安居樂業惠民生
吉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錨定“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以“十大攻堅戰”為抓手,深度融入“六縣六區”建設大局,在住房保障、城市更新等領域打出組合拳,為縣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住建動能。
安居工程提質效托穩群眾安居夢
2024年4月3日,天河煤礦二期棚改安置房搖號現場人頭攢動,1713套新房被1699戶安置戶公開搖號分房。“太激動了,盼了很久,終于能拿到新房了!”安置戶曾先生手持選房確認單難掩激動地說。
棚戶區改造不僅關乎民生福祉,也對城市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近年來,吉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選取9處優勢地段建設安置點,完成棚戶區改造任務數2978戶,新建安置房總建筑面積約34萬平方米,極大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時,該局在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狠下功夫,緊扣中國式現代化住房制度改革要求,以“五措并舉”高效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構建“政策引領、精準服務、高效審批、嚴格管理、成效凸顯”的全鏈條保障體系。出臺《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管理實施方案》,從土地供應、稅收減免到金融財政支持形成全鏈條政策包。服務靶向聚焦鄉鎮公共服務人員,采取“定向籌集、定向配租”模式,將鄉鎮醫院、學校的閑置土地新建或舊房改建為保障性租賃住房,著力改善教師、醫護人員的住房問題和居住環境。2024至今,該局已完成1607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籌集)任務。
“在審批流程上,我們采取‘申報—初審—部門聯審’的工作模式,申報主體遞交《項目認定申請表》后,10個工作日內即可完成項目認定。”吉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該局還制定了保障性租賃住房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方案,嚴格落實風險識別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預防”機制;成立專班,通過日常監督、明察暗訪等方式強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全過程的監督管理。此項工作因積極作為、成效明顯,2024年被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江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江西省財政廳報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予以激勵支持。
城市更新強功能打造宜居新樣板
走進吉安縣六五八小區,新鋪的瀝青路面平整寬闊,綠樹掩映下的停車棚整齊劃一,孩童在翻新的廣場上嬉戲追逐,老人們圍坐在新建的涼亭里閑話家常。回想起小區未改造前,正在健身的居民王大爺頗為感慨:“以前小區的路又爛又臟,下雨天污水橫流,現在環境變好了,還新建了健身設施,我們住得很舒心!”
(改造后六五八小區)
吉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作為吉安縣重點民生品質提升攻堅戰牽頭單位和城市功能品質提升行動牽頭單位,秉承以人為本的宗旨,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從群眾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問題出發,持續在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海綿城市建設等方面下足“繡花功夫”,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改善城市環境面貌。近年來,該局籌集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資金2.2億元,讓30個連片老舊小區面貌煥然一新,惠及8091戶居民。
“通過35項體檢指標評估,12個社區存在公共服務設施不足、道路通達性弱等問題。”吉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展示的《城市體檢報告》顯示,該局以問題為導向啟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深入開展城市體檢工作。針對體檢發現的問題和居民訴求,該局將制定試點工作方案,有序推進完整社區建設。這種“評估—規劃—建設”的閉環模式,有效提升了城市體檢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此外,該局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利用各類宣傳途徑大力推廣海綿城市建設條例,在規劃階段對項目提出海綿城市建設指標,加強對設計審查、建設過程監督和專項驗收全流程管理。2024年來,共對15個新建項目提出海綿城市建設指標,預計新增海綿城市建設面積約75萬平方米。
從棚改現場的民生笑臉到細致入微的城市體檢,從老舊小區改造的品質提升到黨建引領的攻堅合力,吉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十大攻堅戰”為支點,推動城鄉建設實現從“量”到“質”的跨越。下一步,該局將聚焦城市更新行動、綠色建筑推廣等重點任務,持續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為吉安縣全面建設現代化強縣繪就更亮麗的住建底色。
(藍澤平、周陽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