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聯社報道,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當地時間7月6日消息,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和海洋水產部4日提交意見書,要求美方將韓國排除在外籍汽車運輸船入港費征收對象之外。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網站顯示,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和海洋水產部提交了意見書。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官網4月17日發布聯邦公報,宣稱所有由中國建造并歸中方所有的船舶,只要停靠美國港口,都將依照其所載貨物的數量被征收費用。相關收費措施將在180天后正式實施,分為兩階段執行。根據公報公布的收費細則,在第一階段,從今年10月14日開始,美方將根據船舶每凈噸位50美元的標準,向任何由中國經營者經營或由中國實體擁有的船舶收取所謂“海運服務費用”。這一數額將在三年內,以每年30美元遞增,至2028年的每凈噸位140美元。
韓聯社指出,美國政府的上述舉措意在牽制中國造船海運業以重振本國制造業,但汽車運輸船收費將適用于所有外籍船舶,不只限于中國。這意味著,向美國出口汽車的韓國公司,例如現代和起亞,以及現代汽車集團的物流子公司現代格洛維斯(Hyundai Glovis)等的物流費用可能會增加。
韓政府在意見書中指出,汽車運輸船入港收費可能給韓美相關行業造成嚴重負擔,與互惠互利的雙邊貿易關系背道而馳。韓方請求美方秉持相關措施的原有宗旨,明確界定汽車運輸船入港附加費用的適用范圍,并將征收對象限于原本針對的國家。
韓聯社稱,分析認為,韓政府雖未直接提及中國,但這一表態可被解讀為要求美方將征收入港費的對象限于中國企業和中國建造船只。
此外,韓政府還以汽車運輸船每年多次進入美國為理由,要求美方設定收費次數上限。
韓政府強調,現代、起亞等韓車企認真落實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所承諾的對美投資計劃,且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再發布規模21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考慮到美國已對進口汽車及零部件征收單獨關稅,汽車運輸船入港費將給出口車企帶來雙重負擔。
韓政府表示,如果美國調整相關措施的范圍和強度,不僅能有效解決全球不公平貿易問題,還可避免給盟友的產業生態系統造成意外損害。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