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時茂和陳佩斯,這倆名字一放一塊兒,多少人腦子里立刻就有畫面了,那可是咱們好幾代人的春晚記憶啊。
想想那時候,只要他倆往春晚臺上一站,大伙兒心里就踏實了——嗯,這過年的感覺,到位了!
《主角與配角》里那句“皇軍托我給您帶個話”,現在想起來還特逗,忍不住想樂。
可誰能料到呢?當年在臺上搶著當主角的哥倆,如今的生活軌跡,活脫脫像拿錯了對方的劇本:一個在生意場上混得風生水起,另一個呢,就像倪萍形容的,成了“真·C位”。
先看看陳佩斯這邊。告別春晚之后,他對喜劇的那股子勁兒可一點沒松。一晃都32年過去了,他帶著自己又導又演的電影《戲臺》殺回大銀幕,消息一出,好多人激動壞了,直喊“我的青春回來了”。
這電影根子是他花了十年心血磨出來的同名話劇,從舞臺挪到銀幕,那叫一個講究。
挑演員更是眼光毒辣,黃渤、姜武、尹正這些實力派都被他請來了。就說尹正吧,這幾年露面不算多,可陳佩斯就是看了他在《鬢邊不是海棠紅》里演的京劇名角兒,當場就拍板定下了。連公認的“勞模”黃渤都服氣,說他這人敬業到骨子里了。
這就不由得讓人想起倪萍在節目里說的那番話。有人問她啥是真正的C位,她脫口而出:“看看陳佩斯就明白了。” 她嘴里的這個C位,可不是靠流量堆出來的,說的是對干這行當那份打心眼里的敬畏。
陳佩斯這股子認真勁兒,那是從小養成的。他爹陳強,就是演“南霸天”的老戲骨。他小時候整天泡在片場,看他爹為了一個眼神能反復練幾十遍,他就在旁邊跟著學。
真正讓他紅遍大江南北的,還得是1984年春晚那個《吃面條》。就倆演員,幾個空碗,他歪戴著帽子吸溜“空氣面條”那模樣,成了中國小品繞不過去的經典開頭。
可惜1998年那場官司,讓他徹底告別了央視的舞臺。可他還是放不下老本行,就算給《寶蓮燈》里的孫悟空配個音,也能對著話筒琢磨一整天。
后來他算是想明白了:咱得搞中國自己的喜劇,笑點不能光靠網上那些梗,得去老祖宗傳下來的好東西里挖。第一部話劇《托兒》一上演就火了,頭一輪演出就賣了70萬票錢,巡演更是場場爆滿。
如今七十多了,他照樣每天天不亮就起來練嗓子,劇本能琢磨到深更半夜,早把藝術揉進了生活的每一刻。
再說回朱時茂。離開春晚那會兒,他還想著演戲的老本行,也試過拍戲當導演,可惜再也沒能重現當年春晚的輝煌熱度。
也許是早年經歷讓他更務實了,后來他干脆一頭扎進了直播帶貨。
有意思的是,他還把老搭檔陳佩斯拉進了直播間。當那些熟悉的經典臺詞一出來,好家伙,在線人數“噌”地就沖破了200萬,一場直播下來輕輕松松賣貨過百萬。這波情懷不光帶火了銷量,還讓他接到了不少代言,做起了投資,小日子過得是相當滋潤。
你看這哥倆,當年在春晚舞臺上配合得天衣無縫,如今各自選的路子雖然大不一樣,但都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一個在生意場上玩得轉,另一個在藝術圈里守得住那份初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