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近日,土耳其政府再次揮出“司法之劍”,將三名主要反對黨市長收入囹圄。檢方宣稱這些市長涉及“敲詐勒索”,一同被拘留的還有多名政府職員。然而,觀察者們不難注意到,遭整肅者皆出自于土耳其最大反對派——共和人民黨(CHP),而這一切,正發生在地方選舉結束、埃爾多安總統面臨執政挑戰之際。至此,自去年10月以來,已有數百名反對派成員遭調查乃至羈押,包括11名市長。而這一波“掃蕩式拘捕”,不僅引爆土耳其國內政治震蕩,也將土耳其推上了國際政治的聚光燈下,成為全球民主監測機構、輿論平臺及地緣競爭國家密切關注的焦點。
對土耳其政府而言,反腐打擊是政權合法性的“必需工程”。埃爾多安政權長期以來將“清除腐敗”作為維系執政根基的核心議題之一,尤其在經濟承壓、通貨膨脹飆升、失業高企的背景下,政府急需通過展示“法治力度”來安撫民意。然而問題在于,過去一年被拘捕的市長幾乎清一色來自反對派,并集中于地緣戰略關鍵地帶,如伊斯坦布爾、安塔利亞、阿達納等地。以“敲詐勒索”入罪的說辭如出一轍,且多次發生在市政項目或地方預算案審核期間,令外界無法不對“法律之名”背后的動機心生疑竇。
更值得警惕的是,這一司法行動并非土耳其歷史上的孤例。早在2016年政變未遂后,土耳其就曾大規模拘捕反對派議員、公務員、教師和記者,彼時使用的法律標簽是“通敵”、“支持恐怖組織”、“煽動分裂國家”。此次情勢雖有所變化,但方式依然熟悉:拘捕行動集中于高曝光城市、同時配合國家媒體展開“罪證展示”與“形象污名化”,再輔以政治上對反對黨“組織滲透”的指控。這種將法律與政治混為一爐的做法,早已在國際上飽受批評。
而共和人民黨的反應也毫不含糊。該黨高層斥責政府“濫用司法資源”,指控埃爾多安在面對民調下滑、政權危機之際,意圖通過清除地方勢力來阻斷反對黨的基層網絡,防止其借由城市管理積累民意資源。尤其是伊斯坦布爾市長伊馬姆奧盧(Ekrem ?mamo?lu)本身就是埃爾多安的潛在總統挑戰者,其團隊近年來頻繁受到調查騷擾,已經成為一種不加掩飾的政治打壓象征。而這一次,從阿達納到安塔利亞,逐步擴大到伊斯坦布爾的外圍區,形成了對反對派的“包圍瓦解”,被不少學者視作政權“結構性防御”的一部分。
土耳其社會的反應則陷入撕裂。保守派媒體一邊倒地支持政府行動,宣稱“再不清理腐敗,國家就要完蛋”;自由派知識分子與大學社群則紛紛發聲批評,指出執政黨正在將司法系統私有化,司法早已脫離制衡軌道。更嚴重的是,這種政治壓制正在激化社會裂痕,年輕一代對民主制度的信任正在崩塌,地方治理的能量也因此遭受重創。城市治理無法持續,市政項目停滯不前,不僅嚴重影響當地經濟,也為未來更大的社會不穩定埋下隱患。
國際社會對此次拘捕潮保持高度關注。歐盟委員會在例行記者會上對土耳其政府表達“強烈關切”,重申司法獨立與多黨制度是土耳其爭取歐盟更進一步合作的前提條件。而美國國務院則發出聲明,呼吁土耳其“保障民主機制正常運轉,不應將法律作為壓制異議的工具”。國際人權觀察(HRW)和記者無國界組織(RSF)也連續發布聲明,指出土耳其已進入“系統性打壓反對聲音”的新階段。即便在當前國際形勢多重對抗、權力政治抬頭的大背景下,土耳其的司法打壓行為仍顯得過于激烈,難以用“國家安全”或“反腐”加以粉飾。
埃爾多安政府似乎深知,隨著國內經濟日益惡化、里拉貶值壓力不斷加劇、年輕選民開始轉向反建制力量,單靠“治理政績”已經無法維系其龐大的權力體系。因此,打壓反對黨、控制地方資源、瓦解城市票倉成為其權力續命的關鍵策略。特別是在城市化飛速推進的土耳其,地方政府對輿論與社會資源的掌控遠勝從前,一旦反對派得以長期經營,便可能動搖全國權力版圖。而這正是埃爾多安最不愿意看到的場景。
但是,這種用政治手段制造“合法性幻象”的模式,注定無法長久。一個司法淪為工具的國家,或許能在短期內集中權力、壓制異議、控制信息,但它所引發的政治寒蟬效應、民眾不滿情緒和國際孤立趨勢,終將反噬自身。更嚴重的是,土耳其內部的民族矛盾、宗教極化、階層對立一旦失去制度化表達出口,就可能以更極端形式爆發。今日的拘捕,不僅僅是幾位市長的命運沉浮,更是土耳其民主制度被鉗制的具象化劇幕。
地緣角度看,土耳其正夾在西方與中東之間的灰色地帶,外交策略日益投機靈活,卻也因此失去長期戰略信用。美國與歐盟都對土耳其的“搖擺姿態”心懷警惕,中國與俄羅斯雖保持合作,但對土耳其國內政局的長期可控性亦并不樂觀。如此情勢之下,埃爾多安若繼續以高壓手段應對國內政治挑戰,恐怕會在國際舞臺上越走越孤,而其打造的“強人光環”也難免在持續的合法性危機中逐步剝落。
在可預見的將來,類似的拘捕行動恐怕不會是終點,而只是更大政治清算的序章。民主制度的意義,不在于執政黨是否強大,而在于是否容許對手的存在。若連這最基本的規則都無法保障,土耳其距離真正的法治國家也只會越來越遠。面對這一拘捕風暴,國際社會不應僅止于聲明,而應更堅決地表明立場,捍衛已岌岌可危的民主底線。否則,沉默將成為壓迫最危險的幫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