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紀平
近日,人民日報客戶端“在場”獨家對話中國乒乓球隊運動員王楚欽。坦露首獲三大賽單打冠軍心得,談到體育“飯圈化”,聊起隊友馬龍、樊振東,回應莎頭組合……(據7月6日人民日報報道)
相關視頻報道截圖
在談到“飯圈文化”對體育的侵蝕和破壞時,王楚欽說:“‘飯圈化’讓大家越來越極端,也讓運動員越來越累,希望大家做球迷而不是粉絲,看我們的打球視頻,感受體育精神,通過喜歡的運動員獲得精神層面的力量,這才是對運動員最大的尊重和支持?!?/p>
不必諱言,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球隊,也有喜歡的球員,發自內心地希望他們好、他們能贏,這是一種樸素的感情。但是,“飯圈化”的問題,就出在王楚欽所言的“極端”上。
一是,一些粉絲只希望自己的喜歡的運動員能夠贏,甚至采取極端措施,現場干擾比賽,試圖影響結果;二是,一些人在網絡上采取網暴措施,對其他運動員進行造謠抹黑,給他們施加心理壓力;三是,希望運動員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所以干涉、干擾他人的私生活甚至比賽訓練等。
不得不指出,體育行業“飯圈化”危害甚大,但是這個板子不能全打在粉絲群體身上。
2021年,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一篇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整頓飯圈并不是整頓粉絲,而是整頓背后的產業鏈。要警惕資本通過粉絲社群“以愛為名”的“動員和規訓”,對粉絲進行物質和精神的控制,然后從中牟利。而粉絲在資本的控制下,失去了美丑、是非的判斷力,沖動消費泛濫,盲目跟風。
相關視頻報道截圖
不得不承認,資本通過控制粉絲,甚至可以間接控制運動員的言行,從而影響他們的正常比賽和日常生活。正如王楚欽所言,“飯圈化”讓運動員越來越累。他們除了賽場上要承受相關壓力,日常生活也受到影響,一言一行都要謹慎小心。否則就有可能招致質疑,引來網暴。“飯圈化”制造的“運動員對立”,讓所有運動員都無法獨善其身??梢哉f,沒有人能從中受益。
治飯圈首先要治背后的黑灰產業鏈。讓公眾真正關注球員的賽場表現,就是要回到競技體育的本質上,享受運動員的技術,享受比賽結果的不確定性,享受他們在賽場上的臨場表現。因為,運動員的價值,就是他們的賽場表現和實際成績。如果說他們身上真有什么光環的話,那也是通過勤奮刻苦的訓練,才讓他們能夠站上巔峰。
運動員不是明星。誠然,他們有時因為工作需要開展一些商業活動,但這并不是“飯圈化”的理由。同時,他們自己也有興趣愛好和私人活動的空間,這些同樣是他們的自由,應該給予尊重。
總之,王楚欽的言論引人深思,是一個警醒。當然,王楚欽的呼吁本身,并不能整頓極端的飯圈文化。這就需要監管部門和平臺通力協作,從源頭查起,對一些產業鏈進行摸排,發現一起打擊一起,卸下運動員身上的額外負擔。6月23日,有兩博主直播拉踩樊振東當場被處置,網友就拍手稱快。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