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不斷進化、場景日益多元的當下,傳統食用油品牌迎來新一輪煥新升級潮。如何做好這道“必答題”?百年老字號“海獅”的數字煥新之道,為眾多面臨轉型困境的老品牌提供了極具啟發性的實踐樣本。
作為擁有123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食用油品牌,海獅可以說是上海及周邊地區居民從小吃到大的品牌;其所屬的上海良友(集團)曾是上海食用油市場絕對的老大,公司前身可以追溯到1902年的大有榨油股份有限公司,見證了中國食用油行業從傳統手工生產到現代化工業生產的轉變。 2015年上海良友整體并入光明食品集團。
上海是一個容量巨大、用油高檔、輻射力和引導力都極強的優質市場。益海嘉里旗下的“金龍魚”、中糧集團的“福臨門”,以及佳格集團旗下的“多力”,先后進入上海市場,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品牌,海獅的市場份額逐漸被蠶食。這個曾經是市民們心中頭牌的食用油品牌,卻成了餐桌上“好久不見”的老朋友。
然而,沉寂并非終點。去年以來,上海市民發現超市的貨架上出現了印有“580”、“161”、“527”等神秘數字的海獅油,老阿姨、老爺叔們輕撫下巴,年輕人則紛紛拿出手機,試圖“破解”數字背后隱藏的秘密——“光明海獅,營養有數”,海獅以全新的品牌定位煥新歸來。
良友海獅敏銳地洞察到,如今消費者對于食用油的關注度,正從原來對價格的關注逐漸轉變為對健康、營養因素的關注,這直接導致購買食用油的偏好從最初的大豆油逐漸轉變為調和油,繼而演變到如今更多的營養油。此外,收入越高的地區對營養油的需求越大。
從產品屬性看,經過這幾年各大廠家對于消費者的廣告教育,消費者越來越認可亞麻籽油、葵花籽油、稻米油等新興油種,認為這些油就是代表著健康、營養的食用油。于是,中高端營養油成為海獅產品提升、品牌重塑的突破口。
海獅推出了多款數字化命名的新品:527亞麻籽油(亞麻酸含量52%-70%)、580葵花仁油(亞油酸平均含量58%)、161稻米油(谷維素含量≥16000ppm),用數字直觀量化營養成分,將抽象的健康概念轉化為可感知的功能價值,與以往模糊的健康宣傳形成對比,在巨頭林立的紅海中,找到了一個獨特的、基于產品核心價值(營養)的差異化切入點。
配合數字系列新品上市,海獅制定了兩大營銷戰略:
一、人群上“以老帶新”,先贏回銀發老客群體,再通過口碑滲透下一代年輕新客群體(調研顯示83%的受眾購買食用油最受家人推薦影響)。
老一輩滬爺滬姨們對數字的敏感,從股市樓市到菜場廚房一以貫之,凡事都要心中有數。海獅油的“有數” 一語雙關,既指具體的數字,也指“心里有底、靠譜”。一份老品牌和老顧客之間才有的默契,一眼便懂。
二、在產品力上“以新帶老”,專注并放大海獅營養數字化的產品命名,將新賣點注入老品牌的DNA(營養成分成為購買食用油的重要考量因素)。用“神秘數字”作為鉤子,低成本、高效地制造了關注度和討論度,成功讓老品牌重回消費者視野。
海獅“營養有數”的定位將營養健康量化、透明化,這不僅是包裝和口號的改變,更是產品價值主張和溝通方式的革新,進一步強化了海獅品牌在高端糧油市場的辨識度,開辟了“營養數據可視化”的新賽道。
值得關注的是,海獅品牌煥新的真正落腳點,并非只是更換包裝、推出新品,更在于從組織架構到產業鏈條的重構能力。
生產運營海獅油的上海良友海獅油脂實業有限公司,是集食用植物油生產、銷售、儲運、內外貿易為一體的大中型國有企業,年精煉加工能力達24萬噸。公司旗下擁有“海獅”、“金海獅”、“樂惠”、“友益”及“玉蘭”等食用油品牌,承擔著上海市場食用油的應急保供儲備重任。
2024年良友海獅油脂與上海東辰糧油有限公司實施了“一體化改革”,形成大豆壓榨、油脂精深加工的緊密一體化運行的產業,實現有利于油脂板塊高質量發展的格局。同時整合適應銷售渠道變化的人才,持續推進“優化結構+服務客戶”、“渠道拓展+全面鋪貨”策略。
2024年以來,海獅公司緊抓產品迭代升級,果斷淘汰滯銷單品,向多元化、功能化、健康化延展創新,已完成海獅數字油系列、榮耀系列和大美中國產地系列的新品上市。
海獅以產品升級回應市場趨勢,最終在傳承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點。這不僅是品牌的成功煥新,更印證了老字號唯有扎根產業、擁抱變化,才能在時代浪潮中歷久彌新。正如海獅品牌新主張所言:“光明海獅,營養有數”——老品牌的新賽道在何方,亦需“心中有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