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個人簡介
陳振國
2021級工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中共黨員
敬一書院宿生
曾任敬一書院導生會副會長、SLC導生、新生導生
總GPA 4.0,專業排名第一
獲得推薦免試攻讀東南大學碩士研究生資格
高中畢業于瑞安市第十中學
02 所獲獎項
2025年6月 汕頭大學獎章
2024年8月 第十屆材料熱處理創新創業賽大區銀獎
2024年7月 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決賽全國三等獎
2024年6月 2024“泰迪杯”數據挖掘技能競賽全國一等獎
2024年6月 汕頭大學書院優秀導生
2024年5月 2024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Honorable Mention
2024年5月 第十一屆廣東省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省二等獎
2024年 國家獎學金獲得者
2023年12月 2023年中國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全國銀獎
2023年12月 2023廣東省工科大學生實驗綜合技能競賽省一等獎
2023年12月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省三等獎
2023年11月 2023年廣東省中國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省一等獎
2023年8月 2023??箼C器人開發者大賽(RAICOM)全國總決賽全國三等獎
2023年8月 2023睿抗機器人開發者大賽(RAICOM)廣東賽區省三等獎
2023年5月 “合泰杯”單片機應用設計競賽省三等獎
2023年4月 正大杯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全國三等獎
2023年4月 正大杯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省一等獎
2023年4月 第十四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省二等獎
2023年3月 2022廣東省工科大學生實驗綜合技能競賽省二等獎
2023年3月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省二等獎
2023年 汕頭大學2022年“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2023年 嚴慶森先生、夫人獎學金
2022-2023學年 綜合獎一等獎學金
2022-2023學年 學業優秀獎學金
2022年8月 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全國三等獎
2022年8月 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省三等獎
2021-2022學年 一等學業優秀獎學金
2021-2022學年 校園服務積極分子獎學金
03 師恩難忘
回首大學四年,我特別想感謝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所有任課老師們的悉心栽培。每一位老師都以極大的耐心和責任心教導我們,用深入淺出的講解幫助我們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正是老師們嚴謹治學的態度,讓我在專業學習上能不斷進步。
其中,我尤其想感謝彭雄斌老師。四年來彭老師不僅是我們專業知識的引路人,更是我們競賽路上的堅強后盾。每次帶隊外出比賽,彭老師都會事無巨細地為我們準備周全:從賽前的賽題分析、技術指導,到比賽時的加油打氣、心理疏導,每一個環節他都傾注了大量心血。正是老師們的言傳身教,讓我在專業道路上能走得更穩、更遠。
04 我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我當初選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以下簡稱“機電”)專業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從小我就特別喜歡動手做東西。記得高中時我第一次接觸單片機,雖然只是自學做出了一個最簡單的流水燈,但看著自己寫的代碼讓LED燈按我設計的模式亮起來時,那種“哇,我真的做出來了!”的興奮感,到現在都讓我記憶猶新。這種“把想法變成現實”的快樂,讓我在高考填報志愿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機電專業。我喜歡這個專業帶給我的實感:從畫圖紙到3D建模,從加工零件到組裝調試,每一個環節我都能親眼見證自己的創意一點點成型。
大學四年里,最讓我有成就感的時刻,往往都發生在實驗室:可能是通宵調試后終于讓智能小車完美跑完賽道,也可能是看著自己參與制作的萵筍收獲機真的能進行收獲。這種“想出來——做出來——用起來”的完整過程,就是機電專業最吸引我的地方?,F在回想起來,我很慶幸自己當初選擇了這一專業,它不僅滿足了我動手創造的愛好,更教會我如何用工程思維去解決問題。那些在實驗室里度過的日日夜夜,那些成功和失敗的經歷,都讓我真切地體會到:做機械的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能看到自己的想法在現實中“活”起來。
省實賽小車圖片
萵筍收獲機的團隊成員
05 競賽經歷分享
在大學參加過的許多次競賽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這是我和新隊友們組合后打的第一場比賽,彼時大家都缺乏實戰經驗,因此我們決定暑假留校學習,從最基礎的東西開始學好,從本質上來講是對知識的“沉淀”。我們在整個暑假期間基本上都是在寢室、實驗室、飯堂的“三點一線”,每天下午13到14點集合,一直工作到晚上24點回寢室。
這樣日復一日,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團隊在校賽中以第一的成績脫穎而出。晉級到省賽時過程有一點小波折,機器在第一次運行時沒有正確抓取比賽物料,但所幸它有兩次運行機會,在第二次運行的時候機器順利完成了抓取任務,最終進入了省決賽,并經過創新實踐環節獲得省一等獎最終推送到國賽。在國賽期間,我們抱著拿全國一等獎的目標,對參賽車輛進行了再次優化,但天有不測風云,即使做了萬全的準備且在準備階段都沒有任何問題,在比賽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不可控的因素,導致小車卡在了抓取環節,最終無緣進入國賽的最終環節,只獲得了全國二等獎。但還是很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了去吉林的機會,讓我看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場雪,比賽失利后我們團隊狀態很低迷,彭雄斌老師安慰我們說這些都是成長中的經歷。
現在回頭看,其實不完美又何嘗不是一種完美呢?無論是學習、競賽還是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時,不必過分追求完美,而是嘗試去接納過程中的磕磕絆絆,珍惜每一次成長的機會。因為真正的完美,或許就藏在這些“不完美”的經歷中,它們讓我們變得更強大、更從容,也讓我們懂得成功從來不是終點,而是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
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隊友合影
我們團隊的車
06 學習經驗分享
以下是我認為在學習方面比較重要的五點經驗。
第一,要注重平時的學習。課堂內容和平時作業絕對是幫助你拿到課程高分的非常重要的部分,前期打好基礎能幫助你在期末時減輕不少壓力,不要過度相信所謂“一晚傳奇”的神話。
第二,多利用空閑時間去琢磨課堂中的難點。這些難點很可能是期末考試中的壓軸題,特別是像微積分這種科目,可以在平時盡量把難題都嘗試解答一下,多思考,無疑對你沖刺高分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要有提前復習的意識。我個人一般無論再忙,都會提前兩到三個星期開始規劃期末復習。我常用的一個復習方法是:對后考的科目提前復習,先考的科目則在臨近考試時集中準備,并會根據每門課程的學分權重和難易程度,合理安排復習天數。如果實在難以抽出時間,比如遇到那種早八的考試,我會選擇前一晚通宵復習,考完再休息。按照我的經歷來看,只要提前建立起復習意識,相比期末周才開始復習會輕松很多,最終的成績也會更理想。
第四,對于競賽方面的學習,大家可以把握好大一階段。因為大一期間大家修讀的基本上都是公共課程,還沒有太多專業課,整體的學習壓力不大,空余時間也相對充裕。如果你特別想參加競賽,可以趁這段時間做一次系統性的學習。因為隨著課程的深入,時間越來越緊,學習模式往往只能“用到什么學什么”,變成淺層的知識獲取。我非常推薦大家多參加學科競賽,寓學于賽,以賽促學,讓學習與競賽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第五,虛心請教。不要把自己封閉在個人空間中學習,要廣泛接觸各方面的知識,特別是向有經驗的師兄師姐和優秀的同學學習。
07 生活經歷分享
在興趣愛好方面,我比較喜歡出去跟朋友們一起玩,去騎車感受校園里沒有的風景。好的風景永遠在路上,多出門看看會讓自己的心情好很多,也希望大家能多出去走走。我的另一個愛好是健身,好的身體永遠是革命的本錢,特別是對于我們這種經常需要熬夜的人來說則更是如此。我偶爾還會做一些網絡上開源的小手工項目,鍛煉一下專業能力,并且這些項目玩起來也非常有意思,例如下圖是網絡上稚暉君開源的 HoloCubic。
我平時的生活方式可能是偏向隨性輕松的,早上一般起不來,平時的工作時間是從中午開始,到晚上一點結束。生活態度傾向于該玩就玩,遇到一些讓心情不好的事情時,可以多去獎勵自己,讓自己時刻保持能量。在人際關系方面,我擁有很多的朋友,大家的關系都非常好。我認為學會建立人際關系是大學期間比較重要的一點,大學其實是一個“小社會”,多嘗試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對大家以后進入社會都是非常有幫助的,我也建議大家多去交朋友。
08 學長寄語
1.向優秀之人看齊,但別被其左右節奏。
2.人生并非單行道,只要向前走,每條路都有風景。
3.低調沉淀勝于張揚,成功需要時間與靜默耕耘。
來源:汕頭大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