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學生找工作到底有多難?
昨天看了一個短視頻,深圳應屆生吐槽:面試4家2家坑,還要“花錢打工”。
她戲謔地說有兩家公司是SB企業(yè),開出的日薪才40到80元。
對于一位正規(guī)大學畢業(yè)生來說,這種薪水根本無法讓她自給自足,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然而,這位姑娘并不是個例。
每年有1000多萬大學畢業(yè)生,除了少數(shù)能順利找到工作的,絕大部分人都面臨著無法適應的現(xiàn)實,約60%以上的畢業(yè)生,都將進入到這樣一個“毫無準備的狀態(tài)”。
如果一個人長期受到打擊,情緒低落甚至抑郁是很正常的,這便是“社會經(jīng)濟存量時代”與“就業(yè)人數(shù)反向增長”的悖論。
資源是有限的,而競爭卻在不斷加劇。
最終,只有少數(shù)人能脫穎而出,大多數(shù)人則只能徘徊在生存的邊緣。
或許有人會說,“這太不公平了,為什么現(xiàn)在的年輕人這么難?”
但如果我們回顧曾經(jīng)的80后,難道他們就比現(xiàn)在更輕松嗎?
80后也面臨過自己的困境,尤其是在社會大變革時期。
那個時候,雖然社會給了他們希望,卻也設置了很多無形的障礙。
沒有趕上擴招的大學生,面對著沒有分配房子的現(xiàn)狀,工作后發(fā)現(xiàn)資源早已被更有經(jīng)驗的人瓜分殆盡。
這些都是真實的歷史,但它們并不代表80后就注定要失敗。
不同年代的人,面臨的挑戰(zhàn)各不相同。
80后或許錯過了某些機會,但也有人認為,這樣的挑戰(zhàn)反而磨煉了他們的耐性和能力。
生活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每一代人都要面對獨特的困境。
無論你處在哪個時代,重要的是如何在困境中堅持與成長。
如今,很多自媒體鼓吹“社會不公平”,并主張“躺平”作為應對社會壓力的解決方案。
他們讓更多的人感到焦慮,向社會傳播著一種“既然努力無用,那不如放棄”的思想。
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躺平,放棄了對未來的拼搏。
然而,對于那些堅持不躺平的人來說,這種選擇給了他們獨特的機會。
正如我一直所說的,成為某個領域的1%并不難。
你只需要不躺平,持續(xù)努力,便能脫穎而出。
如果99%的人都選擇了躺平,你只需要比這些人更堅持,更努力,就能占據(jù)那個獨一無二的1%。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里,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頂尖人物,但你至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自己應得的東西。
那些躺平的人,或許從表面上看似乎放松了,但實際上,他們失去了爭奪稀缺資源的機會,而這正是你超越他們的理由。
正因如此,我們應當感謝那些選擇放棄努力的人,因為他們成就了你所能獲得的一切。
你或許會在某些時刻感到迷茫,懷疑自己所做的努力是否值得。
你可能會想,為什么別人可以輕松獲得資源和機會,而自己卻始終原地踏步?
這種疑問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出現(xiàn)。
也許最終你并不能超越那些從小擁有資源的人,但誰又能說偉大的成功是以最終高度為標準的呢?
每一次突破自己的極限,每一次努力堅持不懈的精神,才是你最值得驕傲的財富。
在你堅持下去的過程中,你的努力、勇氣和堅持,才是最值得尊敬和崇敬的。
生活的難題從來不會迎刃而解,但正是這些挑戰(zhàn)塑造了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
無論你身處哪個時代,選擇如何面對困難,始終是最重要的。
即使社會的規(guī)則讓你感到無奈,但只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去挑戰(zhàn),你終將會看到不一樣的未來。
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