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備受矚目的UCAS-ANSO-APRU聯合國際暑期學校地球環境研究所分校活動在古都西安開幕。本次暑期學校以“地球科學與共享未來”為主題,由中國科學院大學(UCAS)、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和環太平洋大學協會(APRU)牽頭主辦,匯聚了全球頂尖的學術資源和科研力量,致力于推動地球科學領域的知識共享與技術創新,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本土情懷的新時代科研人才。地球環境所分校活動由渭河盆地深鉆項目辦承辦,得到了黃土科學全國重點實驗室、陜西省中亞極端氣候“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地球環境所人事教育處的大力支持與協辦。
開幕式由渭河盆地深鉆項目辦主任艾莉副研究員主持,來自瑞士伯爾尼大學、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昆士蘭科技大學、阿德萊德大學、墨爾本大學、科廷大學、巴西圣保羅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山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等多所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三十余名優秀學生齊聚一堂,共同開啟這場地球科學領域的學術盛宴。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所所長、黨委書記孫有斌研究員在開幕式上致歡迎辭,他代表研究所對遠道而來的各國學生表示熱烈歡迎,并強調國際交流與合作在當今全球化時代的重要性,鼓勵在場學子在暑期學校中積極交流、勇于突破。
上午,我所來自伯爾尼大學、圣保羅大學、阿德萊德大學及科廷大學的五名博士生學員參與了暑校博士生論壇,連線北京主會場并進行了精彩的口頭報告,主題涵蓋地球科學多個前沿方向,不僅展示了國際學子們的扎實的學術功底和創新思維,也為在場師生提供了不同國家學術研究的視角與思路。
下午,地球環境所分校安排了小組破冰活動,旨在促進各國學子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增進彼此的了解與友誼。學員們還參觀了研究所,深入了解我所地球科學領域一流科研基礎平臺和眾多優秀成果,并與科研人員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探討,感受了科研的嚴謹與魅力。
線下活動開幕之前,學員們已完成為期一周的線上課程學習。在未來幾天的活動中,學員們將進入我所古環境研究室巖芯掃描、環境磁學、釋光測年、礦物學和掃描電鏡五個實驗室實習,他們將學習相關實驗原理,體驗樣品處理與科研設備的操作,深入了解地球科學領域的前沿技術和研究方法。此外,暑校同時規劃了野外考察環節,全體學員將奔赴渭河盆地鉆探現場,并考察盆地周邊典型野外露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理解渭河盆地巨厚沉積物所代表的新生代地質變遷。
此次UCAS-ANSO-APRU國際暑期學校地球環境研究所分校,為國內外優秀學子搭建了學習與交流的平臺,它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科學火種的播撒。此次活動為海內外優秀學子提供了拓展視野、碰撞思想的寶貴契機,也為地球環境研究所的學術創新與國際交流注入了蓬勃的新動能。
我們期待學員們在此次活動中滿載知識與啟發而歸,并將此次所學所感融入未來的科研生涯,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創新的思維,共同描繪地球科學更加輝煌的明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