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霍金用量子力學給黑洞判了死刑:黑洞并非永恒黑暗,它會向外輻射粒子(即霍金輻射),最終像水滴蒸發般消失。但問題來了,霍金計算顯示,輻射出的粒子完全隨機無序,這意味著黑洞內部的信息永遠丟失了。
這下子可捅了馬蜂窩了,量子力學的鐵律告訴我們:宇宙所有信息只能轉換形態,絕不會憑空消失。如果黑洞真能刪除信息,那整個量子物理大廈都要推倒重建。霍金本人也承認這是個令人難堪的矛盾,甚至為此和基友索恩打賭十年。
2019年人類拍到M87星系黑洞的照片,那個橙紅色的光環讓無數人熱血沸騰。可是,那只是黑洞的影子,是透過霧玻璃看到的模糊輪廓。真正的真相藏在事件視界(黑洞邊界)之內:當物質跨過這個臨界點,就連光都無法逃脫,更別說信息了。
根據愛因斯坦方程,黑洞內部的時空會扭曲成一個無限致密的奇點。比如說,把地球壓成一顆黃豆,再往里塞進整個太陽系……這顯然超出了人類物理認知的極限。
近幾年,物理學家發現,霍金輻射的過程其實暗藏玄機:被撕裂的量子糾纏對(一對粒子本應共享信息)中,逃逸的粒子并非完全隨機。一半被黑洞吞掉,另一半卻帶著特殊指紋,這些細微的能量波動可能編碼著黑洞內部的信息。
甚至黑洞或許是個宇宙級的壓縮包,黑洞的邊界(視界)可能正以類似方式存儲著被吞噬物質的全部信息。霍金晚年還提出了一個軟毛發理論,堪稱腦洞大開:黑洞視界上漂浮著無數低能光子和引力子(類似靜電場中的微弱波動),當黑洞蒸發時,它們會隨霍金輻射散落太空,只不過信息被揉成了一團量子亂碼。
中國科學家在M87黑洞觀測中發現的噴流彎曲結構,那些扭曲的等離子體流仿佛在暗示:黑洞并非封閉系統,它可能通過某種未知機制與宇宙進行著量子對話。
如今,物理學家正用超弦理論、蟲洞模型甚至量子計算機模擬黑洞。2023年,哈佛團隊在實驗室里用量子比特復現了微型黑洞信息逃逸過程,結果與全息原理預測高度吻合。
但是,黑洞仍是宇宙最危險的思想實驗場,當你凝視這個深淵時,它也在用扭曲的時空回望你:或許信息從未消失,只是被宇宙藏進了更高維度的保險柜,或許我們所謂的現實,不過是黑洞視界上跳動的全息投影。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未來某天,旅行者一號穿越黑洞后發回一串神秘信號,你會相信那是它從另一個宇宙傳來的明信片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