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央視新聞、CCTV國際時訊消息,全球貿易版圖上,一場由美國挑起的關稅風暴正席卷大西洋兩岸與太平洋東岸。7月9日——這個懸在歐盟與日本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步步逼近。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威脅已從10%的過渡稅率,一路膨脹至令人窒息的20%、30%甚至50%。貿易談判桌上的空氣仿佛凝固,一場沒有硝煙的經濟戰爭正悄然升級。
歐盟27國此刻猶如在鋼針上跳舞。布魯塞爾的外交官們在倒計時的滴答聲中加班加點。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與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的周末磋商被寄予厚望,但馮德萊恩的一句"詳細協議不可能"道盡其中艱難。歐盟所渴求的,不過是一份類似美英協議的"原則性框架",作為風暴中的臨時避風港。然而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卻毫不留情:25%的汽車關稅、50%的鋼鋁關稅如兩座大山,更有17%農產品關稅的陰影若隱若現。
日本首相石破茂(資料圖)
太平洋另一端,日本首相石破茂面對特朗普的恫嚇,罕見展現出硬氣。當30%關稅威脅如烏云壓境,他擲地有聲:"日本是美國最大海外投資國,為美創造了最多就業崗位。與其加征關稅,不如通過貿易互惠共贏!"這番話不僅是為日本經濟發聲,更像一記敲在貿易保護主義神經上的警鐘。
默克爾雖已退居幕后,其政治余威仍在歐洲上空回響。 在雅典古城的陽光下,這位德國前總理的發言直指要害:"若美國公民因關稅被迫支付更高價格,特朗普終將自食其果。"她呼吁歐盟放棄畏懼,以"自己的關稅進行反擊"。這番言論如同戰斗號角,為歐盟談判代表注入強心劑——成員國已強硬要求謝夫喬維奇必須爭取降低10%基準關稅與行業高關稅。
歐盟(資料圖)
歐盟的反制武器庫早已嚴陣以待。那份曾令華爾街緊張的950億歐元備選征稅清單,雖精簡至720億歐元規模,仍像懸在美國出口商頭上的利劍。而已經獲批的210億歐元反制清單雖暫時休眠,其啟動按鈕始終握在布魯塞爾手中。貿易戰的齒輪一旦咬合,從汽車零件到法國葡萄酒,從德國機械到美國大豆,無數商品將成為這場博弈的犧牲品。
談判桌上的僵局映射出跨大西洋關系的深層裂痕。美國單方面將關稅武器化的做法,已讓歐盟內部在反制策略上出現微妙分歧。但默克爾的呼聲與成員國的共同立場顯示:歐洲不愿再當待宰羔羊。當特朗普威脅將關稅觸角伸向木材、航空部件甚至芯片領域時,歐盟的反擊清單同樣在暗處悄然擴展。
特朗普(資料圖)
7月9日大限迫近之際,世界經濟站在懸崖邊緣。特朗普反復無常的關稅政策像一場豪賭,賭注是千萬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德國車廠流水線上的工人,日本電子企業的工程師,美國農場里的大豆種植者,他們的生計都系于談判代表筆尖的移動。石破茂的據理力爭與默克爾的犀利警告構成了一幅奇異圖景:面對經濟霸凌,傳統盟友正在形成無形同盟。
這場關稅博弈中無人能獨善其身。當特朗普揮舞"美國優先"大棒時,石破茂的冷靜反駁與默克爾的戰略清醒揭示了一個樸素真理:貿易戰的硝煙中,從來沒有真正的贏家。未來一周的談判桌上,每一分鐘的磋商都牽動著全球產業鏈的神經。而歷史終將證明,保護主義的高墻再堅固,也抵不過開放合作的歷史潮流奔騰向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