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鐵路系統這波操作,簡直把"欲蓋彌彰"四個字刻在了腦門上!
前腳K1373次列車乘客砸窗事件還在發酵,后腳三篇 "命題作文" 就齊刷刷上線,標題都透著一股"復制粘貼"的味道——《破窗不是自救壯舉》《砸窗非英雄之舉》《守序方為安》。
這排面,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鐵路系統搞"征文比賽",主題就叫"如何把乘客罵閉嘴"!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這三篇文章的貓膩。
作者朱哲(青藏鐵路宣傳干事)、楊軒宇(中鐵沈陽局宣傳干事)、張凱(中鐵太原局宣傳干事),全是鐵路系統"正能量獲獎者",說他們沒收到 "統一命題",誰信?
更絕的是內容,開篇先否定砸窗行為,中間強調"要聽話",結尾升華"守序才安全",連遣詞造句都像一個老師教出來的,網友辣評:"這哪是評論文章,分明是鐵路系統的 ' 輿情公關模板 '!
最諷刺的是,這些"宣傳精英",怕是這輩子沒坐過綠皮車。朱哲在文章里大談"高鐵通風系統先進",卻對K字頭列車的悶熱只字不提,被網友當場抓包:"大哥,我們說的是綠皮車,不是你坐的高鐵商務座!"
這種脫離實際的 "云評論",就像給沙漠里的人推薦羽絨服,純屬搞笑。
三篇文章異口同聲炒作"玻璃碎片傷人論",朱哲說 "飛濺的玻璃可能危及生命",楊軒宇警告 "碎渣會造成二次傷害",張凱更夸張,直接把砸窗說成 "拿生命開玩笑"。
可事實呢?
現場圖片清清楚楚顯示,車窗玻璃碎成蛛網狀,邊角圓潤,典型的防爆玻璃特性。有老鐵路職工忍不住爆料:"綠皮車玻璃全是防爆的,砸了這么多年,從沒聽說誰被碎片劃傷!"
這就有意思了——要么是這些宣傳干事業務水平太差,連自家車窗玻璃的特性都搞不懂;要么就是明知故犯,故意編造風險恐嚇乘客。
網友一針見血:"不懂業務是能力問題,故意造謠是人品問題,鐵路系統這是把兩樣都占全了?"
更有人翻出安全錘使用說明:"錘子砸邊角就是利用防爆玻璃特性,你們連這都不知道,還好意思教乘客守規矩?"
最讓人憤怒的,是朱哲文章里的"情緒脫軌"論。要知道,乘客被困三個小時,根源是鐵路系統貨運列車脫軌導致的!現在倒好,鐵路職工反過來罵乘客"情緒脫軌",這操作比 "賊喊捉賊" 還離譜。
有網友怒懟:"你們列車真脫軌沒人追責,乘客熱得砸窗倒成了脫軌?這邏輯怕是被悶罐車蒸壞了!"
更可笑的是,這些文章一邊喊著"要共情",一邊對車廂里50多歲中暑的阿姨、濕透衣服的孩子視而不見;一邊說"要守序",一邊對鐵路系統應急不力的問題避而不談。
這種"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傲慢,直接把網友的火氣點燃:"我們要的不是聽話,是在悶熱車廂里能喘氣的權利!"
這波"水軍作文",不僅沒平息輿論,反而讓鐵路系統的公信力徹底崩塌。網友們順藤摸瓜,發現這些文章全是鐵路系統內部賬號發布,
IP地址集中在鐵路集團所在地,明擺著是"有組織的輿情操控"。
有媒體人爆料:"鐵路系統有專門的輿情應對小組,遇到負面就發動內部人員寫稿洗地,這套操作玩了十幾年。"
可時代變了,網友早就不吃"上綱上線"那套了。你越說"砸窗不對",大家越心疼被逼到絕路的乘客;你越強調"要守序",大家越反感鐵路系統的僵化管理。
"就像評論區高贊說的:"如果通風及時、處置得當,誰愿意冒著風險砸窗?鐵路系統與其花心思寫作文,不如多花點錢給綠皮車裝個靠譜的通風系統!"
鐵路系統的這波操作,完美詮釋了什么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三篇漏洞百出的評論文章,暴露的不僅是業務能力的低下,更是對乘客感受的漠視。脫離了人民群眾的鐵路系統,會是一個什么樣子?
其實大家都明白,沒人想砸窗,只是被逼到了絕境;沒人想對抗規則,只是規則沒能保護他們。
現在的問題是:鐵路系統敢不敢承認應急機制的漏洞?能不能給乘客一個真誠的道歉?而不是躲在"水軍作文"背后,用傲慢和謊言掩蓋問題。
畢竟,鐵皮車廂的窗戶能砸開,但某些人心里的那扇門,要是一直關著,遲早會被民意的洪流撞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