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生育政策變化,比很多人預想的要快。
華泰證券的研報昨天剛出來,明確提到全國性生育補貼有望年內落地,按年均支出15%計算,大概每年3600元。數字不算大,但這個信號……意義太重大了。
政策的風向標意義遠超金額本身
你可能會說,3600塊錢能干啥?一個月300塊,買個奶粉都不夠。
但是你想過沒有,這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壹、年初提出,年內到位,這個速度說明什么
政府工作報告3月份剛提出“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現在分析師就敢預測年內落地。
這個推進速度,在政策制定領域算是“火箭速度”了。
為什么這么急?說白了,人口問題已經到了不得不出手的時候。2023年出生人口902萬,比2022年又少了54萬。按這個趨勢下去不可想象。
政策制定者比我們想象的更著急
貳、3600元的精妙設計
別小看這個數字,它其實很有講頭。
華泰證券提到,這個補貼重點聚焦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首孩也納入范圍。
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以前很多地方的生育補貼都是二孩、三孩才給,現在連頭胎都要補。這不是錢的問題,這是態度的徹底轉變。
而且3歲以下這個時間段,正好是最燒錢的階段。奶粉、尿布、各種嬰兒用品。。。3600元雖然不多,但確實能緩解一些壓力。
最關鍵的是,這只是全國性的基礎補貼。
叁、地方補貼會井噴式出現
現在已經有不少地方在試點了。比如杭州的生育補貼,深圳的育兒津貼。。。但都是零零散散的。
一旦全國性政策落地,就等于給各地發了“許可證”。
你想想看,如果國家都開始發錢了,各地政府還有什么理由不跟上?尤其是那些人口流失嚴重的城市,肯定會加碼。
可能過不了多久,你就會看到這樣的局面:
國家補貼3600元
省里再補2000元
市里又補3000元
區里還有1500元
加起來一年就是1萬多。。。這就有意思了。
肆、背景比表面更復雜
坦白說,政策制定者面臨的壓力比我們看到的大得多。
不只是出生率下降,還有老齡化加速、勞動力短缺、社保壓力……這些都是連鎖反應。
而且國際經驗也在那擺著。法國、德國、北歐那些國家,哪個不是砸重金搞生育補貼?人家的經驗證明,公共財政對家庭福利的投入,確實能影響生育意愿。
我們現在才開始發力,說句不好聽的,確實有點晚了。
伍、普通人該怎么看這件事
如果你正在糾結要不要生孩子,這個政策可能會成為你決策的一個因素。
但說實話,生育決定從來不是純經濟考量。房價、教育成本、職場壓力……這些大山不搬掉,3600元只能算是心理安慰。
不過話又說回來,政策的意義往往不在于直接效果,而在于釋放的信號。
這次的生育補貼,其實在告訴所有人:國家開始認真對待人口問題了。后面可能還會有更大的動作。
陸、這是個開始,不是結束
你覺得政策會止步于3600元嗎?
我覺得不會。
一旦這個口子開了,后面的動作只會越來越大。可能是稅收減免,可能是住房優惠,可能是教育支持。。。
畢竟,解決人口問題是個系統工程,光發錢是不夠的。
但至少,現在有人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了。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保持關注,適時行動就行了。畢竟這種政策紅利期,往往就會持續幾年。
說到底,這3600元只是一個開始。真正的大戲,還在后頭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