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時報報道稱,印度國防部計劃全面審查軍購項目,重點排查武器裝備中的中國產零部件。這一決定出臺之際,印度國內對供應鏈安全的擔憂持續升溫。
印度國防部這次動作不小。他們打算對現有軍購合同進行全面梳理,特別是無人機和反無人機系統這類敏感裝備。檢查重點放在飛控系統、傳感器等核心部件上,確保不含中國產零部件。陸軍設計局已經暫停了一家公司的200架運輸無人機訂單,理由就是懷疑使用了不符合要求的中國零件。
莫迪(資料圖)
說起來,這已經不是印度第一次在軍事裝備上對中國零部件說不。此前,印度就因為發現供應商使用中國產零部件,直接取消了400架無人機的采購訂單。陸軍設計局副局長曼恩當時就放話,要從供應鏈中徹底清除中國零件。現在看來,印度是鐵了心要和中國零部件劃清界限。
但現實情況沒那么簡單。印度情報部門發現,部署在邊境的軍用無人機里,居然裝有中國產的電子元件。這讓印度軍方坐不住了,他們擔心這些零件可能被植入后門程序,導致戰場數據泄露或者被干擾控制。國防部消息人士說得直白:對手可能隨時奪取控制權,或者通過干擾讓設備失效。
問題是,全球軍用無人機產業鏈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在這個領域占據了近九成的市場份額,從機身到電池,從無線電設備到攝像頭,幾乎所有關鍵硬件都是中國制造。美國五角大樓都承認,在相關制造業基礎設施上,美國已經落后中國很多年。甚至有美軍官員私下表示,中國確實有能力讓全球無人機產業停擺至少一年。
莫迪(資料圖)
印度自己也清楚這一點。就在不久前,印度還向中國提出請求,希望放寬稀土出口限制。因為稀土短缺已經嚴重影響到印度汽車產業的正常運轉。如果中國繼續收緊出口,印度很多企業可能面臨停產風險。這說明什么?說明印度在很多關鍵領域都離不開中國供應鏈。
回到軍事裝備上,印度軍工體系對中國零部件的依賴程度高得驚人。官方數據顯示,在整體軍工產品中,有超過四成的零部件來自中國。這種情況下,印度想要一夜之間實現國產替代,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印度軍方現在騎虎難下。一方面,他們擔心繼續使用中國零部件會影響國家安全;另一方面,強制國產化又導致裝備性能下降。更麻煩的是,全球供應鏈已經形成緊密網絡,想要完全剔除中國零件,不僅成本高昂,而且技術上也難以實現。
美國的情況就很能說明問題。五角大樓承認,即便作為全球科技最發達的國家,美國也無法在短期內建立起完全不依賴中國的無人機供應鏈。中國制造的全產業鏈優勢,不是哪個國家說超越就能超越的。
印度現在面臨的選擇很明確:要么繼續堅持去中國化,承受裝備性能下降的風險;要么務實調整政策,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維持必要的中國零部件供應。從實際情況看,第二種選擇顯然更明智。
莫迪(資料圖)
有軍事專家指出,印度應該建立更嚴格的技術檢測標準,而不是簡單以產地作為判斷依據。美國采用的"可信供應商"認證模式就值得借鑒。只要能通過安全測試,不管零件來自哪個國家,都應該允許使用。這樣既能保證裝備安全,又能避免性能受損。
國際社會也在關注印度的這一政策走向。有分析認為,印度的做法可能會影響全球軍用無人機市場的格局。如果印度堅持全面禁用中國零部件,其他國家可能會效仿,這將導致產業鏈的短期波動。但從長遠看,市場最終會選擇性價比最高的產品。
印度國防部的這次審查行動,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新興國家在軍事現代化過程中面臨的共同困境。如何在確保國家安全的同時,又能享受到全球化帶來的技術紅利,這是每個國家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