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美歐之間,其相互的戰略認知也發生變化,不再以盟友眼光看待對方。懂王認為,歐洲的自由主義、進步主義、多元主義意識形態已走入歧途;歐盟則認為,特朗普推行的重商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在破壞歐洲經濟與政治穩定,因此也須對美國“去風險”。
歐盟決策層和歐洲政治精英在經濟和技術領域形成三重焦慮:認為歐洲科研和科企落后的競爭力焦慮,面對世界局勢急劇動蕩的韌性焦慮,以及圍繞關鍵礦產與數據的資源焦慮。
歐盟在2019年中國戰略展望報告中將中國定位為“合作伙伴、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可如今,歐盟現在覺得中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個敵對的陣營,或者說是一個對抗的陣營里面的一員。
盡管懂王讓歐洲人感到“痛苦和屈辱”,但歐洲并未明顯向中國靠攏,或意圖拉攏中國來制衡美國。相反,歐盟更希望懂王為歐洲“火中取栗”,通過推動中美之間的沖突,來迫使中國作出有利于歐洲的政策改變。
在這樣的背景下,歐洲認為中國具有某種程度的挑戰性、威脅性,因此沒有改善中歐關系的強烈意愿,而是一方面逐步推進供應鏈重組,減少對中國的戰略依賴;另一方面防范中國對歐洲的投資,防止中國獲取歐洲的戰略資產。在一般產業的貿易和投資領域,中歐經濟合作也將遇到更多阻力。
說白了,歐盟希望美國替他們出動逼迫中方,從而讓中方主動去巴結迎合歐洲。想的可真美,不過還是那一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