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就在上周,中國能源領域新一批大國重器火速入列,覆蓋海陸!
下海咱們有首次加注國產綠色甲醛的中遠海運洋浦輪,甚至連光伏電站都能被直接泡進海里借涼發電;陸上咱們則不僅有能夠撐起整個長三角電網的火力發電廠和在四川盆地投產,擁有-162℃超低溫深冷工藝的天然氣全鏈條多工況深冷處理廠,還有能爬上青藏高原的世界最大水電“心臟”,哪一個拿出來都是咱們完全自主研發的。
今天就來說說,咱們這些“大國重器”, 究竟是如何改變行業規則的?
7月2日這天咱們能源領域就有3個驚喜上線!
第一個是在我們海南洋浦港大出風頭的中遠海運洋浦輪,首次喝著國產綠色甲醇出海了。而綠色甲醇指的是利用生物質、綠氫捕集CO?等方式生產的。
簡單來說就是原料為生物質的廢棄物,像什么秸稈、林業廢料啊,是對廢棄碳的循環利用。并且它的碳強度要大大低于傳統化石燃料的甲醇,大約可以降低60%到95%。
這是因為甲醇分子含氧,燃燒能夠更充分,幾乎不排放硫氧化物和顆粒物、氧化物,甚至可以完全做到水溶性和可生物降解,大大避免了重油燃料泄露造成的海洋污染。此外,這次的綠色甲醇很有可能是利用海南本地生物質資源或工業尾氣轉化,也就是說連源頭都是咱們自己的。
如今中遠海運洋浦輪已經一舉成為了咱們中國首艘應用國產主機、首次加注國產綠色甲醇,并服務于中國航運公司的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
第二個就是我國首個海水漂浮式光伏項目,這天在青島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了。遠遠看去,就好像海里種了一片7.5兆瓦的光伏板。沒錯,咱們這些光伏板的確是漂在海里的,不僅如此連浮筒到電纜全系統都是泡在海里的。
這是為了利用海水自然流動來降溫,讓電池板工作溫度比陸地低15到20℃左右,從而更好的利用低溫效應提升光電轉化率,據悉這樣每天可以多發5%-8%的電,換算下來,同等光照下每年可以多產8萬度電。
而且要知道這項目可是占海面積有6萬平方米,這是個什么概念呢?相當于8.5個標準足球場,再加上7.5兆瓦的裝機容量,年發電量可以達到1670萬度,供能占青島煉化生產基地總用電量的約12%。
第三個則是同一天,咱們青藏高原上全球最大“水電心臟”扎進了西藏扎拉水電站地基了!這顆沖擊式水輪機轉輪重達500噸,裝機容量500兆瓦,相當于傳統的3臺機組。
這就好像是水電圈的超級巨炮,不僅每轉一下就有6000戶家庭亮燈一小時,還可以點亮青藏鐵路電氣化供電中樞。
而之所以選擇在西藏扎拉水電站,則是因為它位于雅魯藏布江中游,可以利用這里800米水位落差,讓發電效率高達90%以上。相應的,工程師為了這顆“水電心臟”更適應環境,也提高了它的極限耐力,在高壓、高寒、多泥沙的雅魯藏布江峽谷,能把常規機組的報廢周期再拉長一截,是不是很牛?
接著一天內三個驚喜的余溫還沒過,7月3日,四川鹽亭氣田又傳來好消息,咱們首個天然氣全鏈條多工況深冷處理廠在這里全面投產。
這名字是不是聽著有點拗口,你理解為這可以讓天然氣在零下162°C進行解剖,然后讓天然氣原料一次性成功分裂為商品天然氣、液態乙烷、丙烷、液化石油氣、正丁烷、異丁烷、穩定輕烴這7種產品就行了,并且效率極高,每年可以解剖20億方米天然氣,相當于上海市2個月用氣量。除此之外,它還比傳統分餾廠節能30%,資源利用率達到了99.2%。
至于7月6號,上周的最后一天,浙江北侖電廠的電力怪獸也亮出了終極形態!新投產的8號機組作為我國最大的火電廠,是全球首個融合超臨界發電與人工智能節煤系統的火電標桿。
它不僅可以使總裝機規模膨脹到734萬千瓦,滿負荷運行1小時可以發100萬度電,并且168小時滿負荷試運的時候,就創下發電1.68億度無故障的行業新紀錄,相當于可以給上海市近一半家庭同時裝上空調不跳閘,在如今這種炎熱高耗電的夏天,可以說是最強的保障。
此外,它單臺機組每年發電高達60億度,妥妥頂一個中等縣城整年耗能,這是因為它擁有超臨界發電系統 +毫秒級AI煤耗優化平臺,可以把煤耗降低至263克每度電,領先國際5%
而如今這些中國能源自主的大國重器,也在告訴世界,中國制造沒有極限!
參考資料: 央視新聞:首艘、首臺、首個!本周,我國能源領域上新一批“大國重器” 大河網:首艘、首臺、首個!本周,我國能源領域上新一批“大國重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