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局勢因以色列一味窮兵黷武,已然步入最為混亂的階段。以色列和伊朗簽署的僅為暫時性停火協議。協議后,以色列滿負荷從美歐運作戰物資備戰。
胡塞武裝未應協議?;穑B續襲擊以色列重要設施致其損失巨大。以色列準備后不宣而戰,猛烈轟炸胡塞武裝,再次開戰。
最新消息披露,以色列竟在凌晨時分突然發難,派出大批戰機遠程奔襲轟炸也門胡塞武裝。
撕裂荷臺達港的夜空
7月7日零時,荷臺達港居民被刺耳警報驚醒。 以色列軍方用當地語言在社交媒體發出最后通牒:“立即撤離港口區! ”
十分鐘后,第一枚“黛利拉”導彈擊中油庫,30米高的火球裹挾黑煙沖天而起,照亮整個紅海西岸。 港口儲油罐接連爆炸,伊朗剛運抵的200噸燃油被引燃,火勢蔓延至碼頭起重機群。
胡塞武裝聲稱“空軍成功攔截”,但衛星影像顯示截然不同的畫面:荷臺達港東側12個油罐只剩扭曲鋼架,輸油管道斷口處原油汩汩流入大海。
致命的是,毗鄰港口的拉斯卡提卜發電站被四枚“杰達姆”衛星制導炸彈貫穿,主控機房徹底坍塌。 這座電站供應也門伊卜省80%的電力,空襲后全省陷入黑暗。
在轟炸結束之后,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程?所有目標全部被命中,并且威脅也門?人,他們的命運和伊朗人?相同,只要他們敢拿起武器襲擊以色列?的話,那么他們的就將失去他們的雙臂,并同時警告胡塞?武裝如?有?下一次將會付出更加慘痛的代價。
其實對付胡塞,以色列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除了出動戰機空襲之外,別無他法,美國人不愿意配合
而長此下去,以色列的經濟支撐不了多線作戰。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冷聲警告:“胡塞將面臨與德黑蘭相同的命運!”這一夜的空襲,是以色列對胡塞連續300天襲擊的報復:
僅7月6日,胡塞就用高超音速導彈擊中以色列本-古里安機場,此前更用無人機群癱瘓港口。
但更深層的目標,是掐斷伊朗經紅海向胡塞輸送武器的“血管”——這些港口每月偷運數百噸導彈零件,成為襲擊以色列商船的源頭。西方集體沉默,紅海航運危機再度升級。 全球供應鏈顫抖之際,以色列的炸彈已改寫中東戰場規則。
以色列在“博弈”
以色列的“千里奔襲”看似瘋狂,實則是早有算計。首先它瞄準的是“咽喉點”。胡塞武裝控制了紅海門戶,2024年以來扣押100多艘商船,連美國航母都頭疼。
而以軍轟炸三座港口,實際就是為了打擊也門的核心,荷臺達港是伊朗武器中轉站。衛星影像曾顯示,這里集裝箱堆滿導彈部件。
況且在今年5月,以軍方公開證據:胡塞用港口運導彈攻擊以色列城市。
早在今年5月6日,以色列曾對荷臺達港發動大規模襲擊。當時以軍出動約20架戰機,發射50枚彈藥,造成至少2人死亡、42人受傷。
胡塞武裝控制的馬西拉電視臺報道,美以聯軍在5月5日一天內對也門荷臺達省發動了至少48次空襲。
一句“德黑蘭的命運”,究竟在暗示什么?
如果說摧毀港口是“折斷手臂”,那么“與德黑蘭同命運”這句話,則暗示著更可怕的下一步:斬首。
這句話并非空穴來風。
就在今年5月,以色列對伊朗發動打擊時,其模式就遠不止轟炸設施。行動中包含了對伊朗高級別軍事人員和科學家的“定點清除”。這幾乎成了以色列應對心腹大患的標準流程。
將胡塞的命運與德黑蘭類比,這才是最令人不寒而栗的潛臺詞。
它意味著,在以色列的獵殺名單上,可能已經寫下了胡塞武裝高層領導人的名字。今天的空襲,或許只是清掃外圍的序曲。當以色列認為時機成熟時,那把“手術刀”隨時可能再次出鞘,目標將不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溫熱的頭顱。
這使得卡茨的威脅,從一句戰略口號,變成了一份可隨時執行的、附帶歷史判例的死亡預告。
這記重拳砸下去,聽到的不只是回聲,還有骨裂聲。
胡塞武裝的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迅速回應,宣稱其空軍“正在反擊”并“擊退”了侵略。但這種缺乏細節的強硬,更像是一種姿態。
熟悉胡塞行事風格的人都清楚,這個組織有著一個顯著特點:吃了大虧,必然要憋個大招。歷史記錄顯示,每當遭受重創,他們隨后的報復行動只會更加激烈和出人意料。中東的暴力螺旋,似乎又要擰緊一圈。
然而,揮出拳頭的手,自己也在流血。
以色列正深陷多線作戰的泥潭。就在空襲也門的前一天,以軍地面部隊剛剛開進敘利亞南部。同一時期,對黎巴嫩的空襲也多達9次。再加上加沙戰場的持續消耗,以色列的軍事機器已繃緊到了極限。
最直觀的證據,就是7月6日那條緊急征兵令——5.4萬名正在放假的大學生被立刻征召入伍。這絕不是一個兵力充裕的國家會做出的決定。
以色列在展示其遠程打擊能力的同時,也暴露了它在巨大壓力下的疲態。這一拳,打痛了胡塞,也讓自己的骨頭聽見了開裂的聲音。
當棋盤上的所有路都被堵死,剩下的只有宿命。
對胡塞武裝而言,未來從未如此黯淡。
在這次空襲之前,美以的持續打擊已讓他們損失近14億美元。賴以為生的港口如今淪為一片廢墟,經濟命脈被釜底抽薪。
外交上,由于持續襲擊紅海商船,他們幾乎被整個國際社會孤立。而曾經最大的靠山伊朗,在自身也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能提供的援助正變得越來越少。
他們被困在了一個內外交困的囚籠里。
以色列的強硬,看似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卻可能將整個中東拖入一個更危險的戰略僵局??ù男娴摹昂拿\”,正在演變成一個沒有贏家的地區“宿命”。
在這一切喧囂的喊殺與爆炸背后,是一個冰冷的數字:截至襲擊發生時,僅加沙地帶的死亡人數,就已超過五萬六千人。
結語:
中東的和平從來不是一紙協議可以解決的。以色列的空襲、胡塞武裝的報復、伊朗的“退縮”、美國的“冷眼旁觀”,都在提醒我們:沒有贏家的戰爭,終將吞噬所有人。
或許,只有當各方真正放下“零和博弈”的思維,通過對話而非武力解決問題,中東的硝煙才能真正消散。但在此之前,也門的平民將繼續承受戰火的代價,而世界,也難逃動蕩的陰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