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領廣大學生積極弘揚紅色精神,厚植愛國情懷,在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實踐中培養社會責任意識和擔當,近日,淮陰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智匯青苗”實踐團以“彩色繪青春,實踐顯擔當”為主題,赴淮安市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和淮陰區丁集鎮開展了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活動通過紅色景點參觀學習、計算機專業技術服務、農業基地參觀研討等環節,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
旌旗飄揚·紅。活動中,實踐團來到淮安市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進行參觀學習。同學們通過觀看歷史文物、圖片和文獻資料,全面了解了蘇皖邊區在黨的領導下開展政權建設、經濟改革和軍民抗戰的壯闊歷程。一件件實物和一段段史料生動再現了革命先輩在艱苦環境中堅持斗爭、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同學們深刻體會到了蘇皖邊區作為華中抗日民主根據地重要組成部分的歷史意義。參觀活動結束后,實踐團來到丁集鎮中心小學,將前期通過參觀學習所了解到的知識和感悟通過宣講的形式傳遞給小學生,引導他們牢記歷史,心懷祖國。
圖為實踐團同學參觀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
圖為實踐團同學在丁集鎮中心小學開展宣講。
科技賦能·藍。實踐團來到淮安市淮陰區丁集鎮,為那里的村民提供計算機、手機維修服務和機器人、智能車作品展覽。在維修服務過程中,同學們針對村民提出的手機運行卡頓、速度慢,以及電腦惡意軟件無法卸載和系統無法正常啟動等常見問題,細心地為村民剖析原因,并認真幫助他們調試、修理,盡最大努力解決問題。同時,一些村民對同學們展出的機器人和智能車產生了興趣,紛紛前來參觀。同學們為村民詳細講解了機器人和智能車的構造和運行原理,并通過機器人舞蹈讓村民真實感受到人工智能的魅力。
圖為實踐團同學為丁集鎮村民進行手機修理維護。
圖為實踐團同學向丁集鎮村民展示機器人和智能車。
農業探索·綠。為了解丁集鎮農業的發展情況,實踐團來到了丁集黃瓜主題科普館進行參觀學習。步入館內,同學們立刻被系統化、沉浸式的展覽所吸引。他們通過詳實的圖文資料、逼真的種植模型、現代化的多媒體互動裝置,全方位、多角度地學習了黃瓜的起源與傳播、生物學特性、不同品種的差異,以及最為核心的科學種植與管理技術。通過本次參觀學習,同學們更加渴望未來能將所學所知轉化為實踐力量,為家鄉乃至更廣闊區域的發展貢獻智慧。
圖為實踐團同學參觀丁集黃瓜主題科普館。
彩繪童心·粉。實踐團走進丁集鎮中心小學,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美育活動。同學們耐心指導小學生們繪制五彩斑斕的石膏娃娃,并發揮創意為孩子們精心繪畫了充滿童趣的面部和手臂彩繪。活動現場歡聲笑語,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創作著屬于自己的石膏作品,并爭先恐后地請實踐團的“彩繪師”為他們在臉上和手臂上畫畫,當活潑可愛的動物、色彩艷麗的花草等圖案躍然臉上、手臂上時,孩子們更是綻放出純真燦爛的笑容。活動激發了小學生們的藝術興趣和創造力,更通過畫筆傳遞了溫暖和陪伴,繪出了他們一顆顆粉嫩的童心。
圖為小學生在實踐團同學的指導下繪制石膏娃娃。
圖為實踐團同學為小學生畫手臂彩繪。
本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既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文化生活,也增強了他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通過紅色景點走訪,增強了同學們的歷史使命感和愛國主義精神;通過社會服務與科技惠農,讓當地村民感受到了實踐團同學的款款熱情;通過深化校地合作,擴大了實踐活動的社會影響力,極大地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健康陽光的精神風貌。
(通訊員:朱靜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