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由上海蘭迪律師事務所新加坡辦公室攜手新加坡Helmsman律師事務所聯合舉辦的“新加坡-國際化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價值變現的‘全球樞紐’”在北外灘國際法律服務港舉行。本次論壇聚焦中資企業出海戰略下的知識產權運營路徑,通過政策解讀、模式拆解與實踐案例剖析,為參會企業代表提供兼具戰略高度與實操深度的解決方案。
活動背景:
全球化變局下的知識產權戰略升維需求
當前,在全球監管體系加速分化的背景下,中資企業出海面臨合規成本攀升與知識產權價值變現受阻的雙重挑戰。新加坡憑借《金融服務和市場法》的立法優勢、金融管理局(MAS)的創新監管態度,正成為企業全球化布局的核心合規樞紐。與此同時,中資企業在新加坡知識產權運營中暴露出三大關鍵痛點:對當地法律體系適應性不足導致保護漏洞、知識產權長期滯留“成本中心”難轉化、國際化人才短缺制約運營效能——這些困境在蔡生輝律師調研中被精準概括為"將國內錯誤在新加坡重演",凸顯專業指導的緊迫性。本次論壇旨在回應企業從"產品出海"向"技術出海"戰略轉型中,對知識產權全球資產配置與跨境價值激活的系統性需求。
戰略定位:
新加坡--企業全球化進程的“安全港灣”
李俊廷律師(新加坡Helmsman副主管律師)以“新加坡:企業走向全球的安全港灣”為主題,系統闡釋新加坡四大核心優勢:法律確定性、政治中立性、商業連通性與文化親近性。
李律師指出,在監管分化的全球格局中,新加坡憑借全鏈條稅收優惠政策(覆蓋研發擴張、IP控股及持有環節),成功吸引阿里云、平安壹賬通等企業設立國際總部與IP中心——典型案例包括新加坡知識產權局(IPOS)的AI專利快速通道計劃,助力阿里巴巴一項人工智能專利僅三個月即獲授權,大幅加速技術商業化進程。新加坡產學研生態更賦能跨境價值變現:阿里巴巴與南洋理工大學共建研究院開發可解釋性AI,平安壹賬通攜手新加坡管理大學推進區塊鏈量子計算應用,此類合作依托中立司法環境實現IP全球運營,并成為企業規避單點監管風險的“減壓閥”(如希音遷移IP資產緩解西方合規壓力)。資本領域涌現的 “Singapore washing” 新趨勢進一步印證其樞紐地位:企業以新加坡IP基地向全球投資者傳遞合規信用背書,顯著提升融資競爭力與估值水平。
運營實踐:
構建知識產權價值變現的全周期鏈路
蔡生輝律師(上海蘭迪新加坡辦公室)強調,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是中資企業全球化戰略的“基建工程”,需通過“獲取-運用-交易-保護”全周期模型推動IP資產從“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轉型。
針對企業普遍存在的法律適應性短板(如因不熟悉當地法律導致保護漏洞、重專利數量輕質量等 “將國內錯誤在新加坡重演” 的誤區)、 IP價值轉化困局及國際化人才短缺三大痛點,蔡律師提出構建 “本土合規團隊+跨境法律培訓” 雙軌機制、探索證券化與許可交易激活IP流動性、借力新加坡人才政策(如40歲以上從業者脫產深造補貼)破局。典型案例印證新加坡樞紐價值:天津機械企業以新加坡IP運營中心整合全球研發資源并同步設立全球營銷中心,實現技術保護與市場拓展協同;江蘇科技公司依托新加坡主體匯聚東南亞經營性利潤與IP資產,借助新加坡亞洲最大金融中心地位(2023年超越香港),以 “現金流+IP組合” 成功撬動戰略投資。企業應把握新加坡法律強保護與金融高流動性雙重優勢,通過差異化競爭(如奢侈品定制服務)及AI、大數據驅動的服務創新,將新加坡IP中心打造為全球化價值躍升的核心支點。
本次論壇深度解構新加坡作為“知識產權價值樞紐” 的戰略定位,通過 “安全港灣”政策解讀(李俊廷)、“全周期運營模型”實踐路徑(蔡生輝),為中資企業提供從風險緩釋到資本放大的全局解決方案。論壇揭示的核心范式——以新加坡為支點,通過IP證券化運作激活資產流動性、借力多法域保護機制降低合規成本、依托差異化競爭策略提升國際定價權——將推動中資企業從 “技術出?!毕颉皟r值出?!?躍遷,重塑亞太地區知識產權全球化運營的生態坐標。
來源:北外灘國際法律服務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