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7月7日深夜,盧溝橋的槍聲劃破夜空。在宛平城附近進行非法演習的日軍,以丟失一名士兵為借口強行要求進城搜查,遭到拒絕。之后,日軍向中國守軍開槍,并炮轟宛平城。
國民革命軍第29軍37師110旅219團3營營長金振中,面對如蝗蟲而至的日軍,果斷下達了作戰命令:“只要進入我陣地前100公尺內,以猛烈火力消滅之,決不放他生還!”這位曾在喜峰口戰斗中立下戰功國民革命軍的軍人想起了1933年喜峰口之戰:那天29軍的戰士們手握大刀,在喜峰口戰斗中血刃日寇,殲敵5000余人,29軍一戰成名。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他渾身是血卻笑的開心。
7月8日黎明,盧溝橋附近的鐵路橋和回龍廟,遭到日軍攻擊。3營10連1排排長、中共地下黨員沈忠明率部浴血奮戰,除了兩名回去報信的戰士,全排官兵全部壯烈犧牲。至此,拉開了全民族抗戰的開端。
中共中央向全國發出通電:“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同日,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紅軍領導人致電蔣介石,表示紅軍將士愿意“為國效命,與敵周旋,以達保土衛國之目的”。
也就是從這日起,我們國家不再是認人宰割的羔羊,不再是任人瓜分的沃土,不再是一盤散沙的死中國。從這日起,我們的先輩們用自己的血與肉,筑建起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活過來的活中國。
7月28日早晨,日軍向南苑發起進攻,南苑守軍7000人中,傷亡超過5000人。29軍副軍長佟麟閣、29軍132師師長趙登禹兩位將領壯烈殉國。
“趙登禹的防守非常堅固,幾經阻戰無法容易地將它拿下”“白刃戰到處發生”“這就是一場白日下的噩夢”。日本戰時出版的《大陸戰史》中曾這樣記錄過我們的血性的反擊。
7月28日,南苑失守;7月29日,北平陷落。
“這次慘痛教訓是:只有抗日才能有生路,別無其他的選擇。”《29軍軍訓團簡史》中記載。
正是北平的陷落。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三校南遷建立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而西南聯大走出了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17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文化學者。
曾記得上學時歷史書上這樣寫到:“中國抗戰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長期牽制和抗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主要兵力,以傷亡3500萬人的巨大民族犧牲,最終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也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短短的幾句話,其實包含了多少的心酸,想想這其中的艱辛,這其中付出,這其中的血與淚。
“我們四百兆人團結所成的城,是任何種炮火所不得攻破的!”——豐子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