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偉
一根平安“扁擔”,以“平”之公義托起萬家憂樂,以“安”之屏障護航百業興盛。
日前,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綜治中心內,聾啞人王某與李某因經濟糾紛陷入溝通困境。調解員火速協調手語老師、特教老師到場翻譯,駐點律師同步釋法。指尖文字、專業手語與清晰法理交織成溝通的橋梁,最終促成雙方和解——王某減免利息,李某分期還款。
今年5月,宿州市啟動為期8個月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普法活動,聚焦惠企法規,推出新就業形態保障、“江淮普法行”、送法進企業等10余項行動,各縣區同步發力護航電商、外賣騎手等新業態,靶向施策解決企業難題,凝聚執法司法合力。
無聲調解化解個體困境,精準普法激活市場活力——宿州政法正以這根堅實的“平安扁擔”,穩穩挑起民心所盼與發展所需。
挑穩“一頭為民”:深耕源頭解紛,筑牢平安基石
平安根基在于民。宿州市政法戰線以“化解矛盾風險 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為總抓手,推動風險隱患大排查、矛盾糾紛大化解等“五大專項行動”層層深入。督導暗訪、風險提示、約談督辦、重點管理——一套層級遞進的問效機制,壓實了維護穩定的千鈞之責。
而這根“為民扁擔”最堅實的支點,便是高效運轉的綜治中心。
日前,周某某在工地被塔吊砸傷右手,索賠無門,宿州市泗縣綜治中心迅速將其訴求轉交常駐的縣司法局。調解員李素梅以法為據、以情動人,最終促成勞務公司及項目分包負責人三方共同賠償周某某10.5萬元。對周某某而言,“合理又迅速”的調解結果,正是家門口安全感最真切的體驗。
宿州市埇橋區綜治中心矛盾調解。埇橋區供圖
在宿州,發生在群眾身邊的“煩心事”,在綜治中心多元力量協同下,化為了“暖心事”。
宿州創新將縣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與訴源、警源、訪源“三源共治”緊密結合,打造“有牌子、有場所、有力量、有機制、有效果”的“一站式”解紛平臺。今年一季度,宿州全市排查矛盾糾紛近4.2萬件,化解成功率高達99.36%,位居全省前三。通過“三源共治”,訴前調解糾紛4985件,化解矛盾糾紛類警情近7萬件。
挑牢“一頭護企”:優化法治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宿州政法這條“扁擔”的另一頭,穩穩擔起的是企業發展的信心與未來。
為暢通企業司法渠道,宿州市碭山縣法院開通涉企案件“立審執”全流程綠色通道,優先立案、審理、執行。今年以來,受理涉企案件1587件,網上立案478件,平均立案時間縮短0.5個工作日;執行團隊高效運轉,涉企案件平均結案周期縮短20%,已為35家履行完畢的失信企業及時修復信用,助其重回正常經營軌道。
碭山縣法院走訪企業。碭山縣法院供圖
印發《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成效鞏固提升行動工作方案》,嚴格規范涉企執法司法,持續優化服務舉措……今年以來,宿州市偵辦經濟犯罪案件79件,避免企業經濟損失1.5億元;辦理輕微違法行為減免案件1100件;幫助市場經營主體實現債權15.55億元。
平安“扁擔”挑起的是穩當。一組數據印證:今年以來,宿州全市刑事、行政類警情同比下降5.16%,治安案件立案數下降14.4%,交通事故亡人數下降5.24%……下降的安全風險曲線,勾勒出的是這座城市不斷上升的社會安全感和群眾滿意度的圖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