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大地遍“楓”景,中原沃土展新顏。河南法院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優化法庭布局,強化基層保障,指導各地人民法庭立足本土特色,辦好轄區案件,指導人民調解,創新服務模式,健全解紛機制,推動人民法庭建設與司法服務能力雙提升,架起了一座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共冷暖的“楓橋”,讓法治的溫暖與正義的陽光灑滿千家萬戶。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微信公眾號開設《豫法楓景——河南法院“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掠影》專欄,以法庭“微視角”詮釋法治“大情懷”,多維度展現河南法院人民法庭的為民新“楓”貌。
在法庭之上 為人民而行
在豫中平原的蔥蘢沃野間,葉縣人民法院三常路人民法庭門前的老杏樹四季流轉,見證著這片紅色熱土上的司法為民實踐。近年來,這個扎根基層的“紅色”法庭以“司法為民”原則為犁鏵,深耕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的田野。
調解為先:讓糾紛止步于訴前“起跑線”
“彩禮糾紛看似是金錢矛盾,實則是兩個家庭的體面。”專職調解員毛鴿子與庭長閆平在溝通一起婚約財產糾紛案件,雙方激烈的矛盾一時間讓這起糾紛進入僵局。
2023年7月,男方通過媒人介紹與女方相識。后雙方舉辦訂婚儀式和結婚酒席,男方共計給付女方彩禮176000元及三金。后雙方經常因生活瑣事發生矛盾,2024年10月雙方關系破裂,男方要求女方返還彩禮及三金。
了解到上述情況后,閆平全程在線指導調解員,從情理、風俗及現狀出發為雙方釋法明理,又引導調解員及時將法庭制作的《婚姻家事糾紛典型案例》讀給雙方聽,以聊家常的方式,逐步解釋彩禮的含義及相關法律規定,通過介紹該類案件可能的判決結果,引導女方對返還彩禮產生初步的法律認識,經過四個小時的努力,雙方達成了女方退還男方部分彩禮的一致意見。
法庭聯合葉邑鎮政府建立覆蓋175個行政村的訴調對接工作站,吸納886名調解員,2022年10月成立以來受理糾紛651起,調解成功率超50%,法律咨詢惠及3000余人次。聯動轄區6家基層治理單位、7家行業性調解組織,2023年以來指導網格員化解糾紛216件。不斷履行指導調解法定職能,培育基層解紛力量。近兩年來,開展調解員集中業務培訓6次,實時在線指導調解500余次,現場指導調解443人次,評選優秀調解員5名。
立案有溫:把服務送到群眾“屋檐下”
“大叔,您對著手機屏幕,網上立案就辦妥了。”2025年3月,法庭干警驅車來到葉邑鎮八里園李某家中。李某因一起非機動車交通事故受傷后一直依靠雙拐行走,因行動不便無法到法庭申請立案,其成年子女都已外出打工,李某也不會網上立案。法庭立案人員接到李某咨詢電話后,當即回復可以提供上門立案服務。次日便專程前往李某家中,全程指導并協助其完成網上立案流程。
法庭自2023年8月起,不斷探索直接立案機制,由法庭直接立案900件,在全院占比6.87%。針對老弱病殘及軍人等特殊群體,開辟綠色通道,將“坐堂問案”變為“上門服務”。干警們攜帶便攜式設備深入田間地頭、農家院落,現場辦理立案手續,被群眾們親切地稱為“移動的法庭”。同時,積極打通跨域立案堵點,讓外出務工人員即使身處千里之外,也能通過線上平臺“指尖解憂”,高效解決訴訟難題。
審判求實:把正義種在鄉情“土壤里”
“簽了承包合同的地被鄰居占了,打官司丟人,不打官司憋屈!”村民張某站在地頭感慨。
原告張某認為其已經與村組簽訂了荒地承包合同,但卻發現其中部分地塊被同村李某等二人占用。多次交涉未果后,張某最終訴至法院。承辦法官察覺到糾紛源于歷史遺留界限不清,判決雖易,卻難以徹底化解鄰里心結。為實現“案結事了人和”,遂決定帶領干警先行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查勘,并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同參與,在爭議地塊開展巡回審判。
庭審后,法官與代表委員合力釋法明理、融情于調:一方面向二被告闡明承包事實及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引導原告體諒鄉鄰實際困難。經過多輪耐心細致的疏導,雙方最終放下成見,達成一致調解方案。為徹底消除隱患,在法官主持下,各方共同踏勘現場,錄制視頻清晰指認并固定地界四至,真正實現“案清界明”。“這三四十度的天氣,我都嫌熱,真沒想到法官不僅來現場開庭,還愿意給我現場測量,就沖您這份心,這地我不爭了!”一場多年矛盾,在法院主導的多元調解下終化干戈為玉帛。
法庭在轄區內設立巡回審判點3個,主要承擔就地受理起訴、提供法律咨詢、指導人民調解、開庭審理、判后答疑、普法宣傳以及協同做好矛盾風險隱患排查、信息溝通和前端預防化解聯動等多項工作職責,為群眾提供“一站式”訴訟服務。近兩年來,開展巡回審判8次,將晦澀的法律條文轉化為生動案例,讓司法公正與溫情直抵群眾家門口。同時,積極探索創新“代表委員+法庭”、“和事佬”工作機制,不定期邀請代表、委員參與法庭巡回審判,參與案件調解,2025年以來成功調解案件標的額超300萬元。
三常路法庭始終堅持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踐行“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工作目標,以司法之力護航基層治理現代化,以扎實的司法實踐、卓越的為民成效、樹立起司法為民的鮮明旗幟。
供稿:省法院民一庭、葉縣法院三常路法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