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公示2025年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項目競爭性選拔結果,由江西省地質局生態地質大隊協助宜春、景德鎮、南昌、九江、新余等地聯合申報的“長江重點生態區(鄱陽湖流域)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項目”成功入選。
該項目總投資估算5.48億元,將獲得中央財政資金3億元,地方整合配套資金2.48億元;主要采取礦山地質環境隱患治理、地貌重塑、土壤重構、植被重建、植被養護等修復措施,解決礦山地質環境安全隱患、地形地貌破壞、土地資源損毀、生態環境破壞等問題。與歷年申報的同類項目相比,此次入選項目地域跨度最廣、整合難度最大,將在3年內落實各項任務。
該項目的實施,將有效提升鄱陽湖流域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生態功能,筑牢長江流域生態屏障;發揮鄱陽湖平原、贛撫平原、贛西丘陵盆地農業主體功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項目預計修復廢棄礦山圖斑525處、面積1011.94公頃,消除礦山地質環境安全隱患143處,新增林地538.94公頃、耕地48.42公頃,土地復墾691.69公頃,植被覆蓋率增長78.01%,水土流失面積減少82.31%,水源涵養量增加率10%,并將改善26.32萬人的人居生活環境,吸納和推動至少1萬人就業。
2021年以來,江西省地質局在國家級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地下水污染防治等重大生態修復系統工程中,協助地方政府申報5個示范類項目,累計爭取中央資金13億元,在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中持續彰顯地質力量。
來源 | 中國有色金屬報 作者: 卿玉玲 畢晨潔
提供環境新聞線索
環境新聞線索征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